小说下载尽在http://www.bookben.cn - 手机访问 m.bookben.cn - ★★书本网论坛★★.   附:【本作品来自互联网,本人不做任何负责】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!   《小屁孩问道孔夫子》临江山人 文案: 孔夫子在多数人眼中是自带光圈的神级圣人,但是有个小屁孩才初读《论语》,便一把抱住孔夫子的大腿,死皮赖脸、生拉硬拽、威逼利诱拐了夫子来上《小屁孩问道孔夫子》栏目。 小屁孩就是本人,“一纯”是我的字,同时江湖人送外号“小恶魔”。 小屁孩笑眯眯地看着被绑成肉粽子的夫子,阴阴一笑:“本栏目,以蛋蛋后的思维去挑逗孔夫子,有趣也有含金量!童叟无欺,快快入坑!” 内容标签: 搜索关键字:主角:孔夫子,一纯 ┃ 配角:孔门一众子弟 ┃ 其它:论语,有趣,生活,蛋蛋后 第1章 “学而时习之”坑了不少学生,真相却是……   咱们软萌地甩甩小皮鞭,立刻开始啦!   子曰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”   ——《论语·学而第一》第一则   我相信:学生党们对这一则实在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,发个噩梦也能哆哆嗦嗦被一句“学而时习之”给吓醒!   孔夫子委委屈屈地跟我诉苦:“怎么会这样子呢?用你们今天的话来讲不就是——学习了新知识以后寻找适当的时机多加练习……呜呜……”   一纯忙安慰他:“不关你事哒,乖啊~”   其实“学而时习之”这句话被后代人误解得惨了,好些人拿着现代语言习惯去理解古文,以至于连不少教师上课时都喜欢搬孔夫子出来:“孔子说:‘学而时习之’,你们学习了之后就得经常复习,给你们划的重点回去好好背,知道了吗?”底下一片有气无力:“知道了……”   还有些可怜的娃没搞清楚发泄对象,把火气撒在孔子头上,说他“迂腐”、“假正经”。   我还在苦海里挣扎的同胞啊,你们要知道孔子本人要求学生最重要的就是:实践啊!   孔夫子的核心思想是“仁”,他最希望学生不仅能理解“仁”的含义,而且能真正“行仁”!   再看“学而时习之”的“习”字的繁体是“習”,“習”像是一只小鸟在不断地试飞,这就是明明白白要大家实践的意思!   而现在受着学校应试教育的小鸟们是什么状态?鸟妈妈丢一本《鸟类飞翔重点难点大全》给它们,它们不停的背呀背,却从没真真实实地扇动过翅膀。有志气的聪明鸟儿会怎么做呢——我照样读《难点大全》,照样参加大大小小的树林知识会考,但我找合适的机会尝试飞行,飞第一次可能生疏又变扭,但没关系,飞的次数多了,就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这个大林子。   最可怜的是有些天资聪慧的鸟儿,在日复一日的“听课背书考试”中丧失了飞起来的机会,这不令人痛心吗?   学生党站起来呀,在实践中学习,在学习中实践吧!   作者有话要说:   小屁孩给看官大人们买个萌~   毕竟《小屁孩问道孔夫子》毫无炒作之处,无cp,又不好卖腐,唯有靠屁孩我牺牲色相赚些许外快。   看在我是小白的份上,大人们不要犹豫,立刻跳坑吧! 第2章 令人心塞的古代交通   上一章,一纯已经和众位看官从字义上分析了“学而时习之”的意思,那么今天,我们就从日常生活着手,来接着看看“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”这一句话。   子曰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”   ——《论语·学而第一》第一则   为什么说“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”呢,请您跟着一纯坐上时光机回到千年以前:   “哼哧——哼哧——”在绿树成荫空气清新的乡间小道尽头,传来了大煞风景的声音。   只见一个身披缊袍的肌肉少年骑在一只胖猪身上,他猛力一揪猪后颈的肥肉,胖猪就撒开四蹄,霎时间尘土飞扬,颇有一种“剑走天涯”的气势!   再定睛一看,只见猪脖子上居然挂着“三胖”二字!   胖猪:我不是已经发出郑重声明——不许再叫我“金三胖”㈠了吗?   一纯:好的,鑫月半。   胖猪一怒之下涨红了脸,绝尘而去……   然而它驮着的肌肉少年很无奈:“咱走了这么久,还在这条乡间小道上,什么时候能到孔子的家啊!”   没错,这猪背上的肌肉少年就是日后有名的孔门弟子——子路啦。   其实,一纯杜撰上面这个小剧场,不仅图个调戏三胖的机会,更重要的是要间接告诉大家:古代的交通有多不发达!然后进一步推导,“有朋自远方来”是一件多么难能可贵的事情!   看官大人:你扯了那么久,现在才入正题,有没有搞错!   一纯:哎呀,看官请您息怒!咱《小屁孩问道孔夫子》致力于带给您既有趣又有含金量的文章,这种尊贵奢华有内涵的体验不是随便一个栏目都能提供的哟。   一纯喝口水接着说:这不,上面的小剧场先搏您一笑,接下来是真凭实据部分哟!请您搬好小板凳和爆米花,以下是理科渣渣一纯耗费一个下午所计算出的数据!   (注:为方便理解,一切事物皆采取现代数据和单位,粗略计算,不必深究)   为了让您更清晰古代交通情况,从而感受“有朋自远方来”究竟有多令人激动,一纯先假设了一个“无厘头”㈡情景。   孔夫子说:“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”   我们也不必设定有多远了,夫子不是鲁国人嘛,就来个山东省境内游好了。   假设情景:一大妈从青岛出发去曲阜见孔夫子,顺便推销“脸基尼”㈢。   一纯不是山东地理专家,我们也不考虑从青岛至曲阜中间是否要坐船、绕山等因素。为了方便,直接拉直线距离,测得:314.5公里。   那么,接下来我们分两种交通工具来进行理论测试:   方案一:马车。   方案二:大妈的腿。   —————我是萌萌哒分隔线—————   实行方案一:青岛大妈家里富裕,于是乎,她选择乘坐马车去曲阜见孔夫子。   这里要普及一下周朝的马车,传说周武王接受周公建议去发展交通,马车也由最初的一马拉车演变为多马拉车,成为证明社会身份的又一表现方式——“天子驾六,诸侯驾五,卿驾四,大夫三,士二,庶人一”。举个例子,咱们孔夫子是大夫阶层,他的座驾就是由三匹马拉车的。   ○那这个周代马车是什么速度呢?   本来马拉战车能达到近2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,但是考虑到青岛大妈只是去见朋友,所以就算马车大约是15公里每小时好了,记作15km/h。   一纯私底下估计这可能只是马在精力充沛的时候能达到的速度,但苦于我还没有机会亲身试验,就姑且这么用着。而且这里要再次注明,我没有把变量计算在内。   ○那么我们可以来算算,坐马车行驶完全路程需要多少小时呢?   314.5÷15≈21(h)   答案是约等于21个小时。   ○好,那我们拿“铁人”标准来算算,青岛大妈以“不顾一切拼了老命也要尽快见到孔子”的状态,从青岛到曲阜要多少天?   一天24个小时,正常睡觉加上午休总共去掉9个小时;一日三餐都吃压缩饼干总共去掉1个小时;给马一点歇息时间加上解决如厕问题总共去掉1个小时,剩余13个小时。   24-(9+1+1)=13(h)   这是到达极限的计算方式了,一纯估摸着一天折腾下来——不死也残!要知道古代道路不平,马车颠簸,“屁股开花”的概率极高。   方案一经过粗略计算后得出结论:   青岛大妈乘坐马车去曲阜探望孔子需要1天零8个小时。   —————我是萌萌哒分隔线—————   实行方案二:青岛大妈家里贫困,于是乎,她选择走路去曲阜见孔夫子。   我们现代人的步行速度大约是5公里每小时,但是古代人宽衣大袍,穿的又不是运动鞋,一纯觉得这里应该打点折扣,姑且算是4km/h的速度好了。   其实,古代道路不像现代平整,爬山也没有石阶的,不过一纯想一想方案一的马车速度也没有这么计算,于是为了实验结果准确,也不加计算。   ○我们可以来算算,靠双腿走完全路程需要多少小时呢?   314.5÷4≈79(h)   答案是约等于79个小时。   我们和方案一的日均使用时间要保持一致,还是13个小时。   79÷13≈6(天)   哇塞,我怀疑青岛大妈这一转下来,6天没停过,脚铁定浮肿成猪蹄!没和孔子“唠嗑”几句,就得先去看医生了。   方案二经过粗略计算后得出结论:   青岛大妈靠双腿走去曲阜探望孔子需要6天零1个小时。   —————分隔线萌且酷—————   您看看,别说从远方了,就是山东省内的朋友来探望孔子也是很费事的。何况,您别忘了一纯的诸多操作:把时间利用往最大化去计算、速度一直是最高时速、两地距离拉直线、不计算一切切实存在的变量……才有了这么个还算可以的数据。   所以说,古人对“有朋自远方来”这事十分看重与珍惜。   朋友,朋友,追其字义,同门曰朋,同志曰友。后来人们习惯把这两个字放在一块,也没那么多讲究了。   孔子对远方朋友的到来也是很开心的,在《论语》后面的内容还会说到,蘧伯玉使人来拜见孔子,孔子很高兴——这个蘧伯玉可谓是和孔子志趣相投,孔子评价他是君子(君子哉蘧伯玉)。   或许,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,人们对这个的感受已经没那么细腻了,反正有飞机、高铁、轮船,对方来了请他/她吃顿饭也就是了。但我们仔细体会体会,现在通讯便捷,两地的朋友打个电话联络也不是不可以,但对方仍能把“见你一面”列入假期安排表,那说明他/她打心底里把你当做好朋友,这是非常难得的!   很多时候,我看到一桌子人应该是来聚会的,却谁都不与谁交谈,各自低头看手机,我在感叹手机带给人变化的同时,也不知是该可怜他们的友情如此浅薄,还是该批判他们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差劲。   总而言之,如果全中国人都学习自己祖先的优秀文化,就不会有各类心智不坚定、行事不着调、道德无底线的人。   “瞻彼淇奥,绿竹猗猗。有匪君子,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。瑟兮僩兮,赫兮咺兮。有匪君子,终不可谖兮。”如斯君子,难道只存在于曾经的□□国土之上吗?   作者有话要说:   嗨,我亲爱的看官们~我又来了,不过今天不是来卖萌的,而是来详细解释一下为何我笔名“临江山人”在文章中却自称“一纯”。   并非是我脚踏两条船,而是……   我是晋江新人,小白一枚,所以当我想注册笔名为“一纯”的时候,被残忍地告知这个笔名已经被注册了。   即便我再喜欢自己的表字“一纯”,笔名还是得有的呀,所以我想呀想……   我想到了我的偶像——苏轼!   他写的《临江仙》深得朕心,但自称仙好像也不妥当,干脆就拆字成“山人”啦!   这就有了“临江山人”的笔名。   其实笔名也挺符合我居处的环境——珠江某支流就在我的脚边流淌着呢~   今天就唠嗑到这,下一章再见! 第3章 “人不知而不愠”是一种素养   懒鬼一纯把《论语》第一则拆成了三章来讲,今天,终于轮到被冷落已久的最后一句了——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   子曰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”   ——《论语·学而第一》第一则   孔子培养学生的目的是让他们都成为——君子,不过,想成为君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   一纯读完《论语》,觉得能比较全面解释“君子”的是四个字:文质彬彬。   意思是,外在的礼节谈吐和内在的真诚质朴相得益彰,那么这就是君子了。   无怪乎外国人学习《论语》的时候,总是难以理解。重要的是,在西方的文化里从未出现过“君子”的概念,但这却恰恰是《论语》的核心内容。所以,当有些英文版本的《论语》把“君子”翻译成“绅士(gentlemen)”时,令人啼笑皆非,但也确是难为他们了。   “绅士”和“君子”怎能混为一谈呢?   说实在的,“绅士”相对而言容易学到,把外在的礼节做到极致,不给他人带来一丝困扰就可以了,然而,是否一切行为出自真心实意且恒久不变就很难说了。   “君子”的磨炼显然更多——如果只是学到外在礼节而缺乏真诚的心意,非但别人不认可你是“君子”,自己也不会心安。   您瞧,孔夫子不但给出了君子这个概念的标准,平常还很注重细节的传授,像今天的“人不知而不愠”就是其中之一啦。   孔夫子摸着看官您的头毛,温和地说:“别人不了解我,我也不恼怒,这不也是君子的行为吗?”   有一种翻译是把“愠”直接理解成“生气”,但屁孩琢磨琢磨,这不太符合人的正常情绪变化。只是因为别人不了解自己,就立刻“生气”,这样太夸张了,个人觉得“恼怒”更恰当一点,因为“生气”的怒气程度比“恼怒”要高。   而“愠”本来的字义也能很好地证明一纯的推测。   汉字是象形文字,在不清楚原本字义的时候,我们除了查字典,还可以发挥想象力,并联系已有的汉字知识进行联想。   愠=竖心旁+日+皿   竖心旁就代表心,凡是有竖心旁的字都基本上跟人的心情脱不了干系,如:愤、悷、怆。   日和皿和“热”都有关联:太阳代表火热;皿是煮熟事物的器具,属于导热体。   这么一来,我们可以推导出“愠”的意思大抵是“心里燥热”。   像这种结构简单的字,一纯基本上能看出字义,果然,后来我为了准确起见,再去查证,发现也是和我想的八九不离十。   稍微有点出入的是,有一种说法认为右边“昷(音同温)”原本是“上囚下皿”,表示“给囚犯食物”,意为仁慈温和。但也无伤大雅,因为无论是“上囚下皿”,还是“上日下皿”,都表示温热。这对我们理解“愠”字没有太大影响。   所以说,“人不知而不愠”是一种很好的素质,别人不了解自己,自己的心也不要因此燥热、气闷。毕竟人的性格多样,习惯与爱好各不相同,别人不了解你是很正常的,我们不能奢求些什么。相反,我们在明白了这个道理后,心态应该更加平和,更能理解和包容别人。   我们也不妄想一下子就能做到,成为“君子”,只不过在这个心态浮躁、节奏快速的现代社会中,在日常与人交往之中,我们能磨炼出一颗温润包容的心,对人对己都是一件好事!   我们《论语·学而第一》的第一则到此就讲完了。   这里,一纯觉得还是很有必要进行一下说明:《论语》是一本孔子师生语录的合集,每一则之间没有特别紧密的关联,而且每一条语录都没有清晰的时间背景。   所以,有些人读《论语》以为第一则一定有“开宗明义”的作用,其实是不那么正确的。   《论语》是孔子的徒弟徒孙整合排序的结果,由于年代久远,我不清楚徒弟们的排序依照什么原则,但对于为何把第一的位置给到了此则,个人还是有些许感受和理解的。   子曰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悦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”   这一则绝对不是“开宗明义”、来个总起,因为在学习完整部《论语》之后,您能发现核心思想是“仁”,倡导的是“君子”,这些内容都在后面。   我们仔细感受,这一则里都是日常学习生活需要注意的事情:“学而时习之”——有效的学习方法是什么;“有朋自远方来”——和朋友之间要真诚维系感情;“人不知而不愠”——与他人交往时要注意心态平和。   或许孔门子弟把这么生活化的一则排在第一位,也是想告诉大家:要把平常基础的东西处理好,才能更好地学习核心思想。   急于求成要不得!根基没打好就想盖高楼,那最终也逃不过“倾倒”的命运。 第4章 儒家的根本究竟是什么?   今天,常驻嘉宾孔夫子没有档期,于是本栏目请到了孔门弟子——有若,来做客《小屁孩问道孔夫子》。   有子曰:“其为人也孝弟,而好犯上者,鲜矣;不好犯上,而好作乱者,未之有也。君子务本,本立而道生。孝弟也者,其为仁之本与!”   ——《论语·学而第一》第二则   有若对看官拱一拱手,把脸上的表情调成“严肃”模式,说道:“一个人为人孝顺长辈、与兄弟相处和睦,但是却对君主不恭敬,这是很罕见的;不会对君主不敬,但却又反叛作乱,这样的人还没有过。一个君子要致力于根本,只有根本稳固才能走上人生的正途。孝顺长辈、兄友弟恭就是‘仁’的根本。”   听完有若给我们带来颇具催眠力的演说后,我们来醒醒神,先人肉一下“有若”其人如何?   您不用表态,我知道您对此事一定非常赞成的。   孔子坐享徒弟三千,有若就是其中称得上名号的其中之一。如果把孔子对学生们的喜爱程度一一化成后宫位分的话,嘻嘻,让我想想(想想就很刺激),嗯,颜渊一定是“皇后”,我的子贡应为“贵妃”,至于有若应该就相当于“嫔”了。   孔门十哲中并没有“有若”的名字,但是为什么他能得到“有子”的尊称呢?这等待遇连我最爱的子贡都没有呢。   其实,道理很简单。众所周知,《论语》是由孔子的徒弟徒孙收录成书的。您问具体到哪个学生?一般咱都认为是——“曾参”以及今天的“有若”。   原因在于:纵观整部《论语》,除去孔子,也能被尊称为先生(子)的就剩曾子和有子。不难推测,曾子和有子等学生在老师去世后,也开始收徒弟,传播孔子的学识。后期孔子徒孙们编录《论语》时把自家老师的语录也收录进去,但总不能直书老师名字,于是乎得用尊称,便有了“曾子”和“有子”。   虽然,有若同学的名气没有其他师兄弟高,但他也是很努力去参透孔夫子讲的道理,并有了一定的理解。   本则,有若总结事物的规律,即便和他老师孔夫子的总结比起来不够全面深刻,但也有可观之处,还是可以拿来给众位看官分享的。   上面小屁孩一纯已经做了翻译,这里便不再重复。   咱们直接来探讨有若这番话的含义。   作为□□民众的您,想必或多或少都知道一点我国古代阶级的制度。   有些吃瓜群众还老是拿“君君、臣臣、父父、子子”来讽刺旧时代,嗳哟哟,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产物,“君臣父子”也是当时维护社会稳定的一种方式。其实说实在话,现在也没什么差,换了个皮儿,芯子总归是那个芯子。   值得高兴的是,我们可以从有若的这番话中,整理出一本《周代的穿越指南之人际关系》。   当您穿越到一个周代人身上,装失忆还是其次,可别赖皮撒娇,因为您要面临最直接的挑战就是“孝悌”!   周代时的宗族关系还是很密切的,您如果穿越到了大户人家——恭喜您!您将拥有“三大姑五大婆二伯七叔同住一窝”的别致体验。虽然您能吃好的穿好的,但这“孝”也要付出多倍,因为在当时,孝顺不仅限于爹娘,更有一屋子老大爷等着您!   那这个“悌”呢?您若成了哥哥,那还算好,对弟弟友爱,必要时给他提醒、给他帮助、维系好感情。如果是穿越成了上头一堆哥哥的小弟,那就有时间让您“弟恭”呢。   这还是在家里,您就已经需要花时间好好适应,到了官场上才更应该烧香拜佛,毕竟您是大户人家子弟嘛,受教育的权利可不是白给的,您要走上仕途,造福百姓。与国君上司的相处之道,俨然就是与家中长辈相处之道的升级版。   万一遇到了昏君,您也是无话可说,私底下不能非议国君,行动上更不要做出叛乱之事(除非您有十成胜算),不然,国君在摘掉您官帽的同时“一不小心”就把您的头颅也摘了。   上面都是在家在外的基本守则,不过,您初来乍到,还是好好地学习先吧。   关于学习,一纯还是很欣赏有若总结的这句话——君子务本,本立而道生。   他总结的好这点是没错,可他说的“根本”究竟是什么呢?   我第一次读的时候,觉得接下来的“孝弟也者,其为仁之本与”就是有若给出的答案。   学过《论语》的看官也清楚:“仁”是核心思想,“仁之本”就是根本。   但是,“孝顺长辈、兄弟和睦”就可以算的上是根本了吗?   个人揣摩了好久,最后觉得,“孝悌”属于根本,但不完全等同于根本。   而更好的理解是“意诚”,一切出自真诚的心意,“孝”和“悌”正是真诚心意下的产物。   所以说,一纯会觉得:比起孔夫子有若还是不够全面透彻。道理就在于此。   “意诚”其实是《大学》里的词语,一纯近期把《大学》读熟了,才恍然领悟到一些《论语》里面不清晰的意思,此处便是一处。   《大学》里说,探究事物的道理之后得到知识(物格而后知至),得到知识智慧之后意念真诚(知至而后意诚),意念真诚实在之后心态端正(意诚而后心正),心态端正平稳之后提升自我素养(心正而后身修)。   后一段接着说,上到最高统治者下到黎民老百姓,都把提升自我修养作为根本(自天子以至于庶人,一是皆以修身为本)。   既然“修身为本”,那遵循着“物有本末,事有终始”的规律,我们最终还是发现归根在“意诚”。   有的看官就纳闷了:不应该是“格物”吗?格物是最基础的呀!   “格物”是最基础的没错,但它和“致知”同样是比较容易做到的,只要不断堆砌知识就可以了。   博学是为了让人更容易参透根本,学识到了一定的境界,人就会觉悟一切刻意营造的东西都是假象,人来世界上走这么一遭,最应该做的反而是“活出真我”——不虚伪,真真诚诚地对待每个人、每件事,这是根本,有了这个根本,再去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”,后面的一切都将水到渠成!   作者有话要说:   孔夫子不在,一纯可以放肆地卖萌啦~   走过路过别错过呀,本栏目新鲜出炉,求入坑求虎摸,喵~ 第5章 励志男孩曾参是如何完成蜕变的?   在上一章的节目中,孔夫子没有档期,所以请有若同学来客串了一下。然而,这一章,一纯可以很明白地告诉各位——夫子他依旧没有档期!   于是,一纯只好花大手笔请来了曾参同学,给点掌声我们的特邀嘉宾!   说实在话,我私底下跟夫子沟通的时候,那叫一个语重心长:“大丘啊,你看这事不妥啊,你毕竟是节目的常驻嘉宾,怎么才露几次脸就说档期调不来了?”   孔夫子一本正经地解释:“纯纯啊,我毕竟是个老师,肩负着教育的重任呐,我这星期都得呆在杏坛㈠讲课呢。”   看着孔夫子离去的儒雅身影,我叹了口气,之前我严重怀疑孔夫子是不是偷偷地带着爱徒颜渊度假去了,现在看来……就是这么一回事!   哈哈,开个玩笑,孔夫子是多么严于律己的一个人呀,不然也教不出这么多优秀的学生啦。   像今天的曾参同学便是其中之一啦。   说起曾参呀,他可是励志boy啊!您道一纯为什么要花大手笔请他上节目吗?因为人家已经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了书,在励志书籍畅销榜上占一席之地。   一纯挪挪屁股,一脸正经地采访:“曾子您好,非常荣幸能请到您来我们节目,跟大家分享、交流!”   曾参也一本正经地点点头,微笑和看官示意。   一纯接着发问:“我们知道您的老师孔夫子曾经对您有过这样的评价——鲁钝(参也鲁),可是在资质不算特别好的情况下,您今时今日依然有这么大成就,这么成功。我们都十分想向您请教:您是怎么做到的呢?”   曾参看了我一眼,然后,狡黠一笑:“答案就在我今天带来的内容里哟!”   “哇塞”,一纯不禁感叹于曾子的上道,毕竟一本正经从来都不是我们节目的风格,“好!非常感谢您!”   我们就一块儿来看看,今天探讨的会是哪一则呢?   曾子曰:“吾日三省吾身——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”   ——《论语·学而第一》第四则   哈哈!答案出来了!曾参之所以能蜕变得如此成功,原来全靠自我反省啊!   只见曾参拱拱手,向大家说道:“我每天多次反省我自己——替人做事有没有尽心竭力?和朋友交往有没有诚实守信?传授(给学生)的道理有没有去印证练习?”   相信这一则大家都很熟悉的了,翻译的难点也很少。不过,还是有些许地方可以跟大家分享的。   可能细心的看官已经发现了:怎么这屁孩子对“传不习乎”的翻译和印象中语文教科书的不同啊?   学生党最清楚了,我们□□初中的语文书编录节选了《论语十二章》,今天的“吾日三省吾身”就是其中之一。   书里对“传不习乎”的“传”是这样注释的:   传:传授,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。   一纯无论是以前学《论语十二章》,还是初学《论语》时都没觉得有任何不妥。   但在后面的《论语》学习中,我猛然醒悟:读每一则都不要大意,要时刻记得《论语》里面所有语录的时间和背景都是不清晰的。   我们知道曾参是孔子学生,便自然而然地代入到这一则的理解中,却很少想起人是会成长的!   您看,曾参自我反省有三个方面,第一个方面就明摆着告诉大家,他不是小孩子了——为人谋而不忠乎!   他已经踏进社会,有工作了!可见这一则不会是曾参还处于学生时代说的!   所以说,“传不习乎”不能理解为“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反复练习”。   其实您不从时间点进行推理也可以,直接看字词的翻译更清晰。   传,理解为“传授”是没问题的,关键在于这个字是输出性的,不是接受性的。如果,曾子是“被传授者”的话,他为何不用“学”这个字呢?   况且,上一期咱才说过有子和曾子都做了老师,继续传授孔子的学识。曾子的职业与他说的“传不习乎”是能对的上号的。   “习”这个字,咱们之前已经分析过了,它的繁体形式是“習”,表示“鸟儿不断地练习飞行”,含实践之意。而这里“习”的对象虽然不太明确,但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去“习”都没有错:老师传授的知识道理自己都没有做到,又谈何为师?老师要督促学生们多多实践,帮助他们深切体会,这不也是很好的教学方式吗?   以上,就是一纯对“传不习乎”句的一些浅见,与诸君分享交流。   其实,读完整部《论语》,我是对曾参其人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的,因为他的人生就像是“丑小鸭变白天鹅”一样的励志。他以前是比较鲁钝的,资质不太好,但是他脚踏实地地去努力累积,后来便获得了大智慧,对老师的道也有所领悟。   您去翻《论语》,看到曾参说“夫子之道,忠恕而已矣”,就知道那时候他还是个“愣头青”;一看到他说出“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”,便觉他已经是“一块老姜”,一击即中。   孔子有很多学生后来都做老师讲学,我个人比较欣赏曾子,可能正因为他早期的愚钝,他的教学模式属于是循序渐进的那一类,就如同他这一则说的话,不是什么核心大道理,只是很生活化的注意事项,同时他传授给学生的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,也是一种极佳的学习方法——自我反省!   只有不断地自我反省,才能把自己再往上推,不足的改善了,剩下的不就都是优秀的习性了嘛?   还有啊,他这里说“吾日三省吾身”,我们对“三”的普遍理解都是“多次”。不过,也有人说这里的“三”就是实指“三次”,私以为不然。   曾子在这一则里,确实举了三点,然而从这三点我们可以看到每一点后面代表的一大方面:“为人谋”代表了职场方面;“与朋友交”代表了交友方面;“传不习乎”是工作以及理想方面。   在平日里,曾子肯定不止仅仅反省三个小问题,他是在审视自己生活各方面有没有做好,所以,又怎能把“三”理解为“三次”呢?   最后,和您分享商朝开国君主的反省事例,来个happy ending。   成汤在洗澡盆上刻下箴言——如果能一天弃旧图新,那么就可以天天保持,新了还要再更新。   (汤之《盘铭》曰:苟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。)   洗澡,能把身上的污垢洗干净,而成汤又联想到了:自己思维上的错误能不能也洗干净呢?于是,他在澡盆刻下了这句话,每天清洁的同时也做出反思,然后进行改进。   我们今人自然不可能也在浴缸上刻上箴言以警醒自己,但是只要长存反省之心,每天花上一点点时间去思考,然后努力改正,就能拥抱更美好的自己!   注:   ㈠杏坛:现今的杏坛在山东省典阜市孔庙的大成殿前。相传此处是孔子讲学之处,因此孔子45代孙孔道辅监修孔庙时,在正殿旧址“除地为坛,环植以杏,名曰杏坛”。后来,“杏坛”也成为教育圣地的代名词。   作者有话要说:   小屁孩也要努力啊!反省这事我经常干,但是改良嘛,却是一件艰巨的事情,父亲大人也总是吐槽我就只会事后总结。一起加油!   对了,细心的看官已经发现:一纯跳开了《学而第一》的第三则没写。事因“子曰:巧言令色鲜矣仁”较短,我们留到后面讲相关话题的时候一并说了。 第6章 两千年前的《君主守则》是怎样的?   孔夫子连逃了两章,这一章,一纯说什么也要把他逮住,献给看官们。夫子好像也意识到自己消极怠工,于是乖乖束手就擒,一撩袍子就上节目来了。   今天,孔夫子为了弥补之前的过失,给大家带来了小讲座,听众进场还能获得价值9毛9的《春秋时期君主守则》一本,千万不要错过哟。   呆萌的看官一打开《春秋时期君主守则》,赫然十几个字占满了一页纸。   子曰:“道千乘之国,敬事而信,节用而爱人,使民以时。”   ——《论语·学而第一》第五则   “我嘞个去!坑人也不带这样的!”呆萌看官秒变小暴龙,充分表达了对《君主守则》的极度不满,“就这么几个字,非要把字号调成母鸡那么大,硬凑页数,还9毛9呢,再给1分,凑齐一块钱买颗糖不是更合算!真是世风日下、人心不古、偷鸡摸狗、无商不奸啊!”   一看小暴龙要离场,夫子一派温润儒雅地走了过来,道:“此言差矣。这位看官,您有所不知,印刷厂打印出来的小本子确实值那么1块钱,毕竟也包含了油墨、纸张和电的费用。但是!这一本《君主守则》里蕴含的道理肯定远远超出这个价。虽说您生活的年代不存在‘皇帝’这个职业选择,但是治国的那一套放在职场上也是有可借鉴之处的。”   “好吧,那就看你接下来怎样表现,不然,道上的人都知道我哥黑白通吃,分分钟来砸你肠子。”小暴龙看官如是说道。   一纯在底下暗自想道:你哥不就是拿了几次围棋比赛冠军,江湖人送“强攻固守总相宜”的相宜哥嘛,用得着这么得瑟吗?   话虽这么说,但狗腿子一纯被小暴龙一吓,还是立刻腆着脸,笑得比哈士奇还傻还灿烂。   孔夫子无视一纯,然后端庄自持地开口说道:“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战车的国家,就要恭敬谨慎地处理国家大事而又诚实守信,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下属官吏,役使百姓不要耽误农时。”   很显然,孔夫子说的这一段话是针对君主而言的,不然一纯又怎会把它包装成《君主守则》呢?   虽然,把这一则放在现代来看,实用性貌似不大,但我们可以通过这一则了解到先秦时代对明君的要求,也能将它引申到现代职场上,从中联系出一些小智慧。   首先,一纯带着您再回顾一下春秋时期大致的社会等级。   一、 天子   二、 诸侯   三、 卿大夫   四、 士大夫   五、 平民   六、 奴隶   我们这一则的开头是这样说的——道千乘之国。   “道”这个字通“导”,在这里表示“治理”、“引导”。   接下来的“千乘之国”就能明确孔夫子这一番话的对象了:诸侯国的国君。   众所周知,春秋时期的天子没有实权,但是明面上整个天下都是他的土地,他的代名词是“天下”。所以“千乘之国”的“国”一出现,我们就知道:孔子是在说诸侯国的国君要怎样治国了。   千乘之国,“乘”是个量词,也是春秋时战车的单位。大家普遍认为“一乘”是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加上车上甲士3人,车下步卒72人,后勤人员25人,共计100人。一乘100人,千乘便有100000人,可见“千乘之国”拥有很不错的军事力量,不过,在春秋末年,“千乘之国”也只是一个中等国家了。   孔夫子就以这种平庸的中等国家入手解说治国之道,因为中等国家基本是维持在一个基本水平上,平常就便于学生理解。   首先,是统治者自身的态度。   平民看国君,以为他们高高在上,平日不用劳作就能享受。其实不然,“国君”再怎么着它也是一种职业,只不过要解锁这个特殊职业,需要您的运气。但是真正从事这个职业,您才知道辛苦。   老天爷是公平的,给了君主优渥的生活条件,便要求他们调度更多的工作。“国君”这份工作没做好?没关系,您可以罢工,只不过这个“罢工”的代价就是您的小命,而“侩子手”不出意外都是您的叔伯兄弟,甚至是您夫人的姘夫。还不止这点屈辱,您的名声将会被后任抹得和乌鸦毛一样黑漆漆。   所以,从事“国君”这个行业,其实和其他职业一样都得——敬事!   我们把“敬事”翻译成“恭敬谨慎地处理国家大事”是讲得详细了。其实最直接的就是“敬畏自己的事业”,态度恭敬、不马虎、不随便,这一点是无论处在哪个职业都应该做到的。   那么,“敬事”放在国君身上就尤为重要。   农民没有“敬事”,庄稼荒芜,生计无法维持,祸害的是他自己那一家人;   教师没有“敬事”,传道不当,门生碌碌无为,祸害的是国家日后的栋梁;   国君没有“敬事”,耽搁政事,导致一国内乱,祸害的是全国无数老百姓。   当然了,仅仅是对待自己的职业态度认真恭敬还不够,作为国人表率的君主,他们必须要恪守优良的品格。   “敬事而信”的“信”就是特别重要的一个品格,诚实守信支撑起了人与人之间的良□□往。   想必您也听闻过“民无信不立”这句话吧,一个国家得不到老百姓的信任就会垮掉,后来也引申出人不讲信用就无法立足的意思。那么要怎样才使老百姓信任政府呀?自然是国家一把手要展现出自己的诚实守信,那么百姓才能“投我以木瓜,报之以琼琚”呀。   “节用而爱人,使民以时”就更是对国君的一大考验了!您别说:“不就是节约财政开支、爱护下属官吏、使百姓不要耽误农时嘛,有什么难的?”   很多储君在接受教育的时候大抵也信心满满,但君不见多少人一坐上最高的宝座,便迷失了自我。   特别是在封建社会,统治者是至高无上的权利代表,掌天下人的生杀大权。多少君主滥用此权,草芥人命,还常自恃天下最矜贵之人,骄奢淫逸,不知民间疾苦。   上古的贤君尧和舜都是难得之人,他们都是自己带头紧衣缩食的,可惜,也不知道是不是时代背景不同,物质基础越好,君主们在“节约开支”这方面越是不足。像唐玄宗,也算是丰功伟绩的人物了吧,他早年砸碎宫中玉叶冠等稀世珍宝以明其志,晚年到底还是奢侈了起来。   后代人熟知的节俭君主大概就是明思宗了,可他那是帝国没落时才有的作为,也不用人建议,换做是谁都懂得要裁减开支。   而孔夫子此处的“节用”有防患于未然之意,当国家还处于兴盛的时候,君主们就要懂得这个道理,一代传一代,这个国家的命数才会长远。   说完了“节用”,咱们紧接着谈谈“爱人”。   “爱人”,这个好理解,爱护下属官吏嘛,别以为下属合该就是君主的撒气包,若因此君臣离心,导致国家流失了人才,那就危险了。值得注意的是,因为下文出现了“民”这个字眼,所以我们知道这里的“人”应该作狭义理解,特指士大夫阶层以上的人。这是古文里常出现一个小知识点。   而小屁孩一纯的注意点不在“爱人”怎么理解,而是奇怪:孔夫子把“节用”和“爱人”放在一起讲有什么用意?毕竟这两样东西不是一个层面的。   直到读了《大学》,我想我找到答案了。节约财政开支不仅仅是君主要身体力行,其中还包含了另外一群人——臣下。不是所有官员都两袖清风有操守的,《大学》里面就特别提到“百乘之家,不蓄聚敛之臣”,连百辆战车的大家族都不白养着敛财的臣下,何况这一则的“千乘之国”呢。   要想让这么多臣下都节约开支,更是难事。所以在君主拿走了人家的奶酪时(节用)就要适时给个甜枣安慰安慰(爱人)。   所以说,有为君主的革新向来不易,要成为一个调度得当的贤君真的是件难事,其中有诸多复杂的方面等着他去妥善处理。很多老油条一看见自己的利益被收走了就不干了,所以,如果能有“节用而爱人”这样的大智慧,那这个人可谓是“君主”的料子了。   最后一句,其实就更加关键,因为它牵扯到一群最重要的人——百姓。   自古以来都是“得众则得国,失众则失国”,民心是国家的根本。   因此,君主必须要了解到老百姓的需求。   老百姓其实没什么特别需求的,只不过是基本的温饱有保障,再多一点也就是三年抱俩,老婆孩子热炕头,平常地过一生。   所以“使民以时”在封建农业社会可谓是一针见血。老百姓自己耕种,交些税收也没问题,我自给自足。但是最要命的就是很多君主都触及到他们的底线了——徭役!古代的民众没受过教育,但是他们勤快,知道自己努力便能穿暖吃饱,这通常就是他们唯一的生计。要是政府加重徭役,民众没法耕地,没有收成,还要交税!那么,就会出现一个情况——揭竿造反!   您听听当时百姓的心声:你让我无偿劳动我也认命了,可你不给我生命保障不说,还害得我没办法耕地,别说没有收成,我家里都开不了锅了你知道不!我不就为那一口饭吗!是你逼我的!   所以国家一把手要明白,普通人要求的东西其实不多的,你只要能了解到他们的需要,安排大家各司其职,这就是最基础的了。   您看这一则放在当今社会是挺吻合的:每个人都恭敬认真地对待自己的职业,赢得他人的尊重;与人交往时诚实守信,收获好人缘;在单位里不自以为是,对下属好,万事留一线,线多了不就能结成网了吗?   以上是一纯从这一则得到的一些感悟,不过是小屁孩“纸上谈兵”般的浅见,如有不当之处,请各位前辈见谅。   作者有话要说:   由于一纯的疏忽,导致有5天没有更新,所以今儿在12月的第一天,一纯回馈新老看官——2更~第5章 &第6章 第7章 青少年必看的《花朵守则》!   上一章,孔夫子开小讲座,给大家带来了《君主守则》,讲治国道理。结果,原本满怀信心的夫子发现入座率极低,连胸前的小红花都郁闷成了霸王花,他忿忿之余还拽着一纯“下水”,陪他加班加点分析数据,最终他总结出了一个毛病——不贴合时代!讲《君主守则》多没意思,现代人学了也没用。   一纯在台下用手捧着眼袋,心里想:这不是一早做节目的时候就有预料的了嘛。还拉着我加班,要知道本屁孩才是节目的创办者、投资人、宣传方兼主持人,我容易嘛我!加个班都没人给我发加班费,好吧?   只见台上的夫子依旧兴致勃勃,在我迷离的视线下貌似还看见他胸前的霸王花……又变成小红花了!   我的眼皮在炸蹦跳,耳朵里传来夫子的声音:“我觉得,咱们就应该摒弃错误,趁热打铁推个青少年话题,就叫《花朵守则》好了,利用这个把一众妈妈吸引过来,还愁娃娃们不来吗?哈哈!”   我恍惚中已经觉得自己是一只肥美的蝴蝶,但听见夫子的笑声,我硬生生停住去见老相好庄周的脚步,特别敬业地咧出人贩子的笑容,给看官们派发《花朵守则》。   看官决定无视守则封面那朵霸王花,直接翻开《花朵守则》……   子曰:“弟子入则孝,出则弟,谨而信,泛爱众,而亲仁,行有余力,则以学文。”   ——《论语·学而第一》第六则   只见孔夫子拱手而立,说道:“青少年在家里,要孝顺父母,出门在外,要对长辈恭敬;要言行谨慎并且诚实守信,要对所有百姓都一视同仁地亲近爱护,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。做到以上这些方面之后,还有余力的话,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。”   同志们有没有注意到《花朵守则》的顺序呢?   您看,孔夫子认为青少年第一件要做好的是什么事情——是人际交往。   首先,是和亲人之间关系和睦(入则孝)。   为什么青少年在家里要做到对父母孝顺?父母生我们养我们,在我们身上付出了多少心血,但他们并不要求我们有什么实质性的回馈。然而,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,他/她最起码要有感恩之心,懂得孝顺父母。青少年对父母的孝顺可以从小事做起: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;体谅父母的不容易,不任性;在父母累的时候陪伴他们,甚至逗乐他们……这些都可谓是现代生活中,孩子们可以胜任的事情。   再者,离开家门,要懂得和周围人相处(出则悌)。   “悌”,原义是指弟弟对哥哥恭敬友爱,后来引申作对长辈恭敬友爱,此句“出则悌”的用法就是引申义的。   您看,在家里面,我们可以随心所欲;但是在外面的时候,我们就要遵循社会的游戏规则,把礼节礼貌都做到位。   孔夫子在这里就特别提出注意和长辈们的交往,这是为什么呢?   一纯寻思着,青少年和同龄人的交往自然不成问题,我们这个年纪也无须照看下辈,所以在外和陌生长辈的交往之道就最值得揣摩,这是其一。   其二也是更重要的一点,青少年最终也要走入仕途,而提拔我们的正是长辈呀。   那我们现代青少年可以怎么做呢?比如:见到长辈的时候有礼貌地问好;和长辈聊天的时候不插话不看手机;接受长辈礼物的时候真诚道谢等等。   那么,学会与人交往了之后,孔夫子认为青少年必做的第二件事就是——培养优良品性。   “谨而信”,青少年还没有丰富的阅历与处世经验,所以无论是做什么事情,都得谨慎小心、思虑周全,不给他人带来困扰。同时,恪守信用是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拥有的优良品质,特别是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,更要着重自我修养,不信口开河,许诺了就得做到。   “泛爱众”,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的细心呵护,但其实父母最应该花心思的是自己的言行方面,不要给到孩子错误的示范,要引导他们怀有一颗平等的心,告诉他们:这个世界有很多种人、很多种性格、很多种职业,但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受到基本的尊重。不然的话,父母无意识的欺善怕恶、贪财羡富等不正心态会潜移默化到孩子身上,最终害的还是孩子。   “而亲仁”,少年都是求知欲极强的,我们青少年可以有意识地亲近仁德的人,以他们为榜样,走上有意义的人生之路。关于这一点,一纯觉着除了父母要结识仁德之人,我们青少年也可以仔细留意,一旦发现好的前辈就大胆去结交,这也是锻炼交际能力的一种好方式。   您看夫子怎么说:把以上的这些都做好了,再去学习文献知识。   这句话真的是很符合事物的道理,如果一个人没有经过品性的修炼,只是一味的学习知识,那是本末倒置的。我们首先是作为一个“人”生活在世上的,知识不过是“锦上添花”的事情罢了。   所以一纯觉得,咱们□□的教育应该要意识到这一点了。   您看,这个道理两千五百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给点明了,为何今天的教育却还不如从前呢。   很多中国学生接受学校教育,从小学开始就一直在读书,然而却极少数能接受品格培养。我国的高考一向是所有学生心中极为重要的考试,为此很多父母从小学开始就送孩子去提高班,以求上个好初中,接着再上个好高中,然后考个好大学。不少人的青春就是在读书、刷题和考试中度过,有些父母还包揽儿女生活中的一切,为的是让孩子专心学习。但是这么二十年下来,很多曾经的学生成人了,却不知道该干什么好,生活能力被压制,得不到锻炼,唯一厉害的技能好像就是读书,因此在步入社会的时候就要像“浴火凤凰”一般去适应,多辛苦啊!   所以,一纯在感念自己的幸运的同时,也特别想要呼吁咱们的学校教育:请在培养学生品性和学习成绩之间做出更合适的比例调配! 第8章 “贤贤易色”,子夏来混脸熟了   听闻有若和曾参都来参加《小屁孩问道孔夫子》了,子夏也决定要来混个脸熟。   刚巧上一章夫子讲过的《花朵守则》——子曰:“弟子入则孝,出则弟,谨而信,泛爱众,而亲仁,行有余力,则以学文。”成功地抓住了青少年的主题,收视率相当不错,子夏见此,也想来分一杯羹。于是他趁热打铁,对夫子的话进行了详细的解读,我们一起来看看吧。   子夏曰:“贤贤易色;事父母,能竭其力;事君,能致其身;与朋友交,言而有信。虽曰未学,吾必谓之学矣。”   ——《论语·学而第一》第七则   子夏说:“尊敬有贤德的人,表情脸色温润和蔼;侍奉父母的时候能够竭尽全力;侍奉君主的时候能献出生命;和朋友交往的时候能诚实守信。这样的人虽然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,我也一定会说他已经学习了。”   子夏说的这番话大意和夫子相同,不过呢,子夏这个人有个优点,他能够把大道理变得具体、仔细且生活化。   您看夫子只是说“弟子入则孝”,有些人可能就会疑惑怎样做才是“孝”啊,而子夏则给“孝”冠上了一个态度:“能竭其力”。   当然了,每个人对“孝”的定义都不一样,我们可以了解了解子夏的解读,至于接不接受,这个权利还在我们身上嘛。毕竟子夏说的“侍奉君主,要有献出生命的态度”是否真的值得这么做,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根据实际情况而做出选择。   一纯强调了“接受权在看官手上”这点后,才能放心地继续下去,毕竟子夏的境界是肯定不如孔子的,有时他说的话稍有偏颇,但我们也要理解,一纯根据他后期做老师授课的表现来看,觉得还是可以把他的话与您分享的。   子夏不算是资质聪明的那一类学生,所以他深谙“循序渐进、稳步前行”的道理,他教学生也不会直接传授孔子的核心思想,反而让学生从基础做起。这一则他最后总结“虽曰未学,吾必谓之学矣”也证明了他很看重年轻人的自身品质,而不是学习知识这回事。   回到这一则上面来,什么和父母、上司、朋友的相处之道都是老生常谈了,能吸引一纯的反而是第一句话——贤贤易色。   尊敬有贤德的人,神色温润和蔼。   上面这句翻译是一纯再三考虑过后得出的:   首先,贤贤怎么翻译?其实这种“叠字”形式在古文中挺常见的,通常第一个字是动词,第二个字是名词,所以这里的直接解释应该是:用对待贤人的方式去对待贤人,不过这么说太别扭了,我们稍稍想深点:什么是对待贤人的方式?想来“尊敬”是不会错的了,因此才有了“尊敬有贤德的人”的翻译。   下面的“易色”其实就是一纯要说的重点。网上很多翻译版本都把“色”译成“女色”,因此说“易色”是“不近女色”的意思。   一纯越看越觉得奇怪,怎么上一句才说完要“尊敬有贤德的人”,这会子立刻跳到“不近女色”上了?   是以,本屁孩决定从“色”字入手展开调查。   其实现代汉语有一个挺大的漏洞,象形文字被简化了,人们无法直接联系到字的本义。而且咱们的语文教育在字词本义上有所欠缺,往往导致人们只知道字词的某一个引申义,却对本义一无所知。   您看,色字头上的“刀”指“切碎”;下面的“巴”意为“附着”、“黏着”。什么东西用工具弄碎了之后有附着能力?我们女生会很容易联想到——脂粉,况且咱们大□□以粉敷面的历史也实在已经很久了,早期用的面粉,后来提炼出了铅粉,这是后话了。   所以“色”的意思很直接的就是“颜色”,脸面的颜色,那不就是表情嘛。   您也别说这武断了一点,一纯还给您找了更有力的证据。   □□历史悠久,字义的不断演变是谁都说不清楚的,但是我们可以根据这个字同时期的文字记录,从而进行大致推断。   最直接的,咱就找《论语》中的“色”字。   一纯也不用翻书,我记得下一章《为政第二》就有这么一句:   子夏问孝,子曰:“色难。有事,弟子服其劳;有酒食,先生馔,曾是以为孝乎?”   这里的“色”摆明了是“脸色”的意思。孔夫子告诫学生孝顺父母不只是物质上,更要调整好表情,因为老人和孩子一样敏感,所以子女时时刻刻都能和颜悦色是最难做到的。   还有后面不记得第几章,有这么一句:   孔子曰:“君子有九思——视思明,听思聪,色思温,貌思恭,言思忠,事思敬,疑思问,忿思难,见得思义。”   您可能发现了这里有国民老公的名字,但这不是最重要的,看下一句“色思温”:不可能说找美女要找温和的,这和前文一点也不搭,而“考虑态度神色温和不温和”才是正解!   现在您有足够理由相信一纯没有坑您吧。当然了,这只是一纯的个人看法,虽说自以为推理得可以,但是正如我说的,“字义的演变很复杂”,俺屁孩一个也不敢就这么说死了。您呢,看看文章也算是有个了解,如果您想和屁孩探讨探讨的话,也欢迎您写个评论,咱们一起交流交流。 第9章 “学则不固”不是你想的那样哦!   美好的周末促使懒鬼一纯再次上线,准备再把完整的一则给无情地分开!   当然了,咱们可不是为了懒惰而懒惰的人,主要是因为孔夫子带来的这一则有两个重点嘛,分成两期讲更清晰些啦。   子曰:“君子不重则不威;学则不固;主忠信;无友不如己者;过则勿惮改。”   ——《论语·学而第一》第八则   看官:“哪里来的重点,我咋没看出来?哎,人懒就别找借口啦。”   一纯:“您稍安勿躁嘛。毕竟,我又不是您的高三语文老师,怎么能指望我给资料标重点呢。”   孔夫子:“都别耍嘴皮子,听我说!”   孔子说:“一个君子,不庄重自持就没有威严;不学习就会流于固陋……   一纯拿着大喇叭:“好!卡!后面的翻译不能剧透了啊。”   这第九则第一句的翻译普遍有两个版本,不同点在于“学则不固”,一是为我接受的“学习就不会流于固陋”,还有一种是“学习了也不稳固”。  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其实很简单——就是标点符号不同。   如果认为“君子不重则不威,学则不固”是紧密关联的,中间使用了逗号,就会产生“一个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,学习了也不稳固”这种翻译。   以上这种断句和翻译这么乍一看,貌似没问题呀。但,您仔细思考思考就会发现它的不对劲了。   “不重则不威”,自己都不自持庄重一些,别人又怎么会尊敬你、不敢轻视你呢,这句话的逻辑没有问题,可紧接着“学则不固”?这逻辑就有大大的问题了。   不庄重自持导致没有威严,妥妥的因果关系;可是,不庄重自持还会导致学习不稳固?毫无因果关系啊!说句难听的,一个变态他努力学习成绩也能好,跟庄不庄重是没有关系的。如果有人坚持相信这么逻辑不通的翻译,那一纯只能说:“滚回去学习,‘庄重’它不背这口黑锅!”   哎呀呀,让我们从包黑模式㈠切换到老鸨模式㈡,嘻嘻,一纯可是收放自如,毫无跳戏压力的哟!   来来来,隆重介绍一下本院的头牌“学则不固”君,让他来讲讲正确的理解方式吧。   根据第九则的内容来看,文字应该划分为两大区域:   一、 君子。这是谈话的对象。   二、 不重则不威;学则不固;主忠信;无友不如己者;过则勿惮改。这些内容都是并列存在的,但是前后找不出什么关联,只不过都属于说明的对象“君子”要注意的事项。   所以,“学则不固”是单独存在的,我们就直接从这句话出发。别的都容易理解,关键点就在于“固”到底是什么意思?   固,《说文》里提到:固,四塞也。它的图像应该是四周围起来的样子,本义表示坚固。   “固”这个字本身就含有“稳固而长久”的静态意味,而且,在字典上,“固”明确就有“固陋”的意思。   您结合孔夫子的话思考一下,学习了就能获得新知识,整个人不会处于“闭关锁国”的状态。“学则不固”可不就是“学习了就不会流于固陋”嘛!   难不成孔夫子会说“学习了就不会稳固”吗?如果是这样,我们学习是为了什么呢?所以这样违背事物正常发展规律的翻译版本,我们是拒绝的。   好啦,今天跟看官浅谈“学则不固”就到这啦,下一章“无友不如己者”和您不见不散!   作者有话要说:   注:   ㈠包黑模式:“包黑”即包黑子(差点打成黑包子),民间仰称包青天。包公办案公正严肃,所以包黑模式可以理解为正经模式。   ㈡老鸨模式:老鸨嘛,就是某院的妈妈桑。送往迎来谄媚又滑稽,所以老鸨模式可以理解为轻松模式。   这一章是补发12月11日内容的,我太懒了……所以都没有人来点击…… 第10章 交朋友必须要有这个前提……   前文再续,书接上一回。   话说“周末”已经抛下懒鬼一纯远走他方,伤心欲绝的一纯只好拼命学习,以求忘记“周末”这个负心汉!   学生党:屁孩你说出了我们的心声啊!   一纯摸摸头,腼腆一笑:“没有啦。大家一起奋斗起来吧!”   今儿,敬业一纯是来继续我伟大事业的!   请大小看官们翻开《论语》,找到《学而第一》,我们接着上一章继续讲:   子曰:“君子,不重则不威;学则不固;主忠信;无友不如己者;过则勿惮改。”   ——《论语·学而第一》第八则   上一章,屁孩已经和众位看官探讨完了“学则不固”,那么,缺勤的同志请点击目录回看,屁孩就不重复了。   我们还有三个方面是上一章没讲完的,请孔夫子来给大家翻译一下啦。   孔子说:“(一个君子,不庄重自持就没有威严;不学习就会流于固陋;)忠诚守信是最重要的;不要跟自己不同志向的人交朋友;有了过错就不要害怕去改正。”   “主忠信”,好理解:每个人都是社会成员,而诚信就是立足社会的根本。   “过则勿惮改”,也好理解:有了过错,改正了之后,又清除掉一个弊端,人就往着“完美”又踏进了一步。   至于,“无友不如己者”,有一种要不得的翻译,咱们今天就拿出来“□□”一下。   无友不如己者——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。   同志们把眼睛瞪大了,上面的就是□□裸的反面教材。   这个翻译版本的言下之意就是不结交比自己差的人咯?   屁孩专门找了傅佩荣教授的原话,看看他是怎样驳论的:“你说我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,那我跟比我强的人做朋友。但是,比我强的人又会怎样跟我说呢?他/她说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,那他/她也不理我了。这样的话,谁跟谁做朋友呢?”   傅教授的解释很清楚直白吧。其实,我们在生活中交朋友也不会考虑什么水平高低的问题,更多的是讲什么?志同道合嘛!   没错,志同道合就是交友的前提。   您看,还是“不要跟自己不同志向的人交朋友”更顺眼一些吧?感觉上这更符合孔夫子说的话吧?所谓的“无友不如己者”,不就跟“道不同不相与为谋”意思相近吗!   屁孩一纯在思考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种错误的翻译呢?为了找出幕后黑手,我使用了顶级技能——查字义!   关键字词锁定在“不如”,使用技能后得知:本义为遵从(女子三从),引申义有“如同、相似”,也有“比得上、及”。   查证到此,一纯心中盘算字义倒是没有问题,那一定是思维方式的问题了,对,一定是老对头——“现代汉语”整出来的!   古文普遍是单字结构,而现代汉语则是双字组词的思维,所以今人一看见“不如”,还能想得多远?按照惯有的语言体系立刻判断为“比不上”了。此处的“不如”应当理解为“不像”、“不相似”,因此“不如己者”就应该是“跟自己(志向志趣)不一样的人”。   所以呀,一纯总结出读古文的方法之一就是:“假装自己是古代人,以古人的思维读古文,就莫得问题嘞!”推荐看官尝试哟!   作者有话要说:   本章乃补发章节,12月13日之作。   懒得上传的后果就是得拼命补发…… 第11章 孔子的专属手游来了!   众所周知,孔夫子周游列国传播学说。如果今天的我们按照他的足迹走一遍,那绝对称得上是山东河南两省游。只不过当镜头转回两千多年前,只见孔夫子对着大家苦笑一下——他带的那可是穷游团,苦逼程度令人泪如雨下。   您以为一纯要再重复夫子的心酸史以博同情吗?那就想差了。咱们*洵学纪*可是本着黑店原则——把快乐建立在刀下肉的痛苦之上,拿孔夫子的悲催经历开刀,力求赚个盆满钵满。   毕竟美好的周末又来临了,一纯拍拍日渐丰腴的肚皮,觉得是时候给看官一点新视觉了。   于是乎,一纯摇身一变成了“周游列国”手游的主要研发人员,以夫子的心酸史作为素材制作游戏。   刚好,今天我们的第一章 《学而第一》进行测验,您将成为我们的内测第一人,请跟着本研发员一起来看看吧。   请您首先完成《学而第一》的任务内容“诵读一次”,成功升级到lv1。   <系统消息>恭喜玩家获得“刀币×100;鲁国通关文牒×1;英雄子路×1”。   现在您可以开启副本地图,点击已经解锁的鲁国区域,从孔子的故乡曲阜开始练级吧。   <系统消息>注意哟,系统温馨提示玩家:子路是输出型高级英雄,等级越高攻击力越强,他将持续为您的周游列国保驾护航。   过了一会儿,看官刷完鲁国曲阜副本了,感觉意犹未尽:“还不错,画质也挺清晰的。不过,我润手霜都准备了,你就让我在曲阜那儿打打野兔!难道就没有高级一点的boss,让玩家打个痛快?”   一纯说:“哪能没有boss呢,只不过我设置了出现概率,只要您连续暴击小怪野兔 三次,boss就会出现。”   野兔很抓狂:“我跟你什么仇什么怨,居然要暴击我……啊!”   看官很得意:“我手速快吧!野兔的对话还没显示完,我就刷掉它了~~~”   Boss很痛苦:“我出现这么久了,这个玩家还不来攻击我!发波浪线很好玩吗!”   <系统消息>玩家请注意:鲁国曲阜境内的boss 子禽已出现,请您小心应战!由于该boss属性欠扁,系统将发送boss子禽的相关信息包,请接收!   看官摩拳擦掌,把boss信息包一打开,只见:   子禽问于子贡曰:“夫子至于是邦也,必闻其政,求之与,抑与之与?”子贡曰:“夫子温、良、恭、俭、让以得之。夫子之求之也,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?”   ——《论语·学而第一》第十则   据闻这个boss 子禽是孔子的学生,您能理解为什么一纯说子禽的属性欠扁——他就像是个窝里反的角色,居然还怀疑:“老师每到一个国家,总能预闻这个国家的政事。(这种资格)是他自己求得呢,还是国君们主动给他的呢?”   虽然说实在话,子禽这种问法只能算是不明事理、有眼无珠,但是他能耐我何?我是主要研发人员,我想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,我说他是内鬼型的变态boss他就是。   <当前消息>玩家正在挑战鲁国曲阜关卡子禽。   子禽:发动“恶语相向”技能,孔子血值-133,子路血值-63。   子路:发动“正义之火”技能,子禽血值-310。   子禽:进入暴怒状态,发动“衣冠禽兽”技能,子路血值-203×2,孔子血值-203。   子路阵亡。   孔子:发动“宽柔以教”技能,子禽血值-50。   子禽:发动“衣冠禽兽”技能,孔子血值-203×2。   失败。   <系统消息>玩家挑战鲁国曲阜关卡子禽失败。   看官忙问:“这是怎么回事啊?才第一关就这么难打吗!”   一纯:“稍安勿躁,有福利的。”   <系统消息>玩家在曲阜boss关卡中挑战失败,系统赠送一次解锁传奇英雄子贡的机会,是否花费50个刀币进行解锁?   看官毫不犹豫点击“是”。   只见一阵红霞之中,子贡翩然而至。   <当前消息>恭喜玩家获得传奇英雄子贡 ,系统已发放子贡消息包,请接收!   看官打开子贡消息包:   英雄:子贡   品级:传奇   职业:奶妈(辅助)   技能描述:子贡奶妈,强大的辅助型英雄。他总能适时地为队友奶上一口血,为队友提供源源不断的续航能力,再大的boss也不怕!主辅助的同时,也有输出技能“舌灿莲花”等待玩家发现。   看官对于子贡的到来很欣慰:“我的战队终于有后勤了!”紧接着发起了第二次挑战。   <当前消息>玩家正在挑战鲁国曲阜关卡子禽 。   子禽:发动“恶语相向”技能,孔子血值-133,子路血值-63,子贡血值-33。   子路:发动“正义之火”技能,子禽血值-310。   子禽:进入暴怒状态,发动“衣冠禽兽”技能,子路血值-203×2,孔子血值-203。   子路阵亡。   子贡:发动“吾乃瑚琏”技能,孔子血值+300(满格),自己血值+300(满格)。触发并获得一个新回合。   子贡:进入鸡血状态,发动“舌灿莲花”技能三连击:“老师温和、良正、恭敬、节俭、谦让得到这样的资格,如果说那是老师自己求来的,那恐怕与别人的求法不相同吧?”子禽-300×3。   成功。   <系统消息>玩家挑战鲁国曲阜关卡子禽成功。   看官:“欧耶,赢了!果然不愧为传奇奶妈,子贡杠杠滴哇!”   一纯:“那是,也不看看,子贡可是我最爱的孔门弟子,没有之一。”   子贡拱拱手:“承蒙厚爱。可惜我爱的始终是我的老师孔子,你已经没机会了。”   一纯摆摆手:“谁不知道你啊,只要一有人诋毁孔子,你就跳出来,明眼人都看见了。所以奶妈这个职业我没给你挑错吧。”   子贡说:“这话不错。我的老师那么牛,我不爱他爱谁去?”转而面向看官说道,“您帮忙内测了这么久,有没有孔子的必杀技究竟是什么呢?”   看官:“玩的嗨,没注意……”   其实,不就是“温、良、恭、俭、让”嘛!当然,这不是说就这五样具体素质这么简单,而应该归结为一个大的方面——“自我修养”。   孔夫子其实哪有什么必杀技,因为他自己本身就是一记必杀。   他有一颗向善的心,他不断地向完美人格靠近,因此他的人格魅力是照耀万世的。   您说,一纯折腾这么久,写了个手游版“周游列国”为哪般?图个新鲜倒是次要的,而是希望借此吸引更多人看到这里:先哲给我们留下了很多财富,且不谈成为君子,单单就是修炼自身就已经有很多好处了。   比如,有一类学生总是苦恼人缘不好,感觉班上没什么同学跟自己玩,却找不到原因,只能维持尴尬的现状甚至更加封闭自己。其实,说不定反思一下自己:是不是放不下面子主动交朋友,导致别人觉得自己冷淡?那就锻炼变得勇敢一点、神色温和一点。经过自我提升,肯定会有新收益。   再比如,有些白领总觉得职场不顺,每天都很辛苦,压力又增大。此时或许思考一下:会不会是自己过于积极,风头太盛招人嫉妒?比如说别人也未必要使阴招,仅仅是做个事最后一个来通知你,也就累得够呛了。那就注意修炼,把自己变得谦让一些,不骄不躁,就可以更好地适应职场了。   这些例子就算是没经历过,我们仔细推测人的心理也能明白□□分。无论是人际交往,还是事业工作,其实都离不开我们自己!自我修养提升了,别人欣赏我们的人格,那自然什么都能更加顺畅了。   以上就是一纯打“周游列国”手游得到的浅见,也欢迎您评论发表见解。   作者有话要说:   披着网游皮的正经文……写得好累!卖个萌~ 第12章 孔子竟是这样理解“孝顺”的……   咱们大□□有句古话叫“百善孝为先”,“孝顺”这小子堂而皇之地一屁股蹲在前头,使得每个人都不由自主地重视他。只不过呀,我们口头上总说“孝顺、孝顺”,究竟怎样做才算是孝顺呢?这个问题还是得请出孔夫子为大家解答。   子曰:“父在观其志。父没观其行。三年无改于父之道,可谓孝矣。”   ——《论语·学而第一》第十一则   夫子昨晚趁着月黑风高,偷了一纯的专属小皮鞭,今儿一大早威风凛凛地甩了起来:“上课啦!请大家翻开书本。”   然后淡定地收起皮鞭,拱手而立道:“当父亲在世的时候,要观察儿子的志向;在父亲去世之后,要考察儿子的行为。(如果)这个儿子继承他父亲的大道,并很久都不加改变,(那么)这就可以说是孝顺了。”   为什么说“父在观其志”呢?   在古时候,有五种稳固且受到世人重视的关系,曰:君臣也,父子也,夫妇也,昆弟也,朋友之交也。   第二种“父子”关系的相处模式,咱□□民众都熟知——父为子纲,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“父在观其志”了:父亲还健在的时候,儿子都是要听从父命的,他们还没有能力去独立处理事情,所以,这个时候可以观察儿子的志向,看他志向是否高远,也就能大致推断出他日后的情况了,这样也算是一种不错的考核方式。   下一句“父没观其行”,是紧承上句的,当父亲去世了,这个时候儿子已经成年,有独立行事的能力,考察他的行径就知道他这个人怎么样,也可以看出他有没有实践父亲的教导了。   哎,接下来的这一句又是怎么回事呢?孔夫子为什么说“三年无改于父之道,可谓孝矣”?   其实呢,“孝顺”这事儿全看个人定义,具体内容往往因人而异,一纯以为只要心意是真诚的就是了。   孔子之所以以“三年无改于父之道”为孝顺的评判标准,也是源于他个人的定义——孝顺的人,是能好好地延续、继承父辈的志向,好好地记述父辈的功绩和事业的。(夫孝者,善继人之志,善述人之事者也。)   父亲去世多年,儿子如果能固守着父亲的大“道”不变,可不就是做到了“善继人之志”了嘛!   有些翻译版本将这里的“道”着重说明:是父亲行径合理的部分才要继承。   而一纯认为这大可不必。“道”这个字包含的意义实在很难具体描述出来,但绝对抵得上是一种“使命”,又或者说是“行为、志向”之类的,无论怎样翻译,“道”的本身就含有了正面、光明的意味。   比如,抽烟、喝酒加烫头也可以作为一种生活理想,但还远远不能称之为“道”。因此,我认为没必要这样多此一举,直接译为“大道”就好了。   何况,孔子并不提倡愚孝,他曾表达过:在维系与他人融洽关系的同时,也要带着“智、仁、勇”三者。   该怎样孝顺?做到什么样的程度才好?其实真的没有死板定律,只要顺从内心真诚的心意就好了。   孔夫子毕生都想恢复周礼,可能因此而造成后世人的误解。但我们不能忘了,他推崇的“仁”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——“意诚和心正”可是万万不能丢的!   最后,我们来看看孔子心目中“孝顺”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样的吧。   践其位,行其礼,奏其乐,敬其所尊,爱其所亲,事死如事生,事亡如事存,孝之至也。   ——《中庸》   站在合适的位置上,实行先王传下的礼仪,演奏先王传下的音乐,尊敬先王所尊敬的,爱护先王所亲近的。侍奉死去的人如同他还有生命一样,侍奉亡故的人如同他还存在一样,这就是孝顺的最高境界啊。   从这段话的内容来看呢,孔子大概是针对当时的统治者而言的,但也无伤于今人的借鉴。   特别是“事死如事生,事亡如事存”很能感动我:能达到这一点的儿女绝对是非常地爱父母,除非是悲恸到一种痴狂的地步,否则也绝对难以实现。再结合起孔子所处的春秋末期,为夺皇位,父子兄弟相残是常有的事,有的甚至连守个孝哭一哭的表面功夫都不屑去做了。可想而知,暖心boy孔夫子看到后会有怎样的感受,咱们也不难理解“事死如事生,事亡如事存”这句话的存在价值了。   作者有话要说:   希望有小天使来送鱼雷啊……捂脸   然而……按照我这种既不“穿越”又不“重生”,无法“开车”且不能“卖腐”的节奏,估计完结了还是没有鱼雷的…… 第13章 和谐社会的基础究竟是什么?   自古以来,我们老百姓都盼望着生活在和谐社会,每天喝着小酒吃河蟹,这样的生活滋润得肥而不腻,想想就很美好!然而,和谐社会就像是饮料罐上的一等奖一样,真的只能想想。   我□□现今的社会状况呢,也是很不错的了,不过,我们依旧存在很多社会问题,还不算真的达到了“和谐”的地步。   闻言,我党举着小镰刀很委屈:“我也很努力啦,大家看看我列的几条原则——必须坚持以人为本、必须坚持科学发展、必须坚持改革开放……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。”   此时,有若穿着儒袍来安慰了:“你们的努力我有所听闻,只是……不如听听我的建议,毕竟,我比你早吃了两千多年的饭嘛。”   有子曰:“礼之用,和为贵。先王之道,斯为美;小大由之。有所不行,知和而和,不以礼节之,亦不可行也。”   ——《论语·学而第一》第十二则   只听有子说道:“‘礼’的作用,以形成和谐局面最为可贵。上古帝王的治国之道,就以这一点最完美了;无论大事小事,都要依循‘礼’的规定。遇到行不通的地方,(如果)只是知道要为了和谐而和谐,(却)不使用‘礼’来节制,恐怕还是不成功的。”   “唔,您的意思是说,和谐社会的基础就是礼仪咯?”小镰刀听完后如是问道。   有若微微一笑:“不完全是这样。准确来说,和谐社会必须依靠良好的秩序而成立,没有秩序的所谓和谐社会是无法长久的。在我们那个年代,周公创立的‘礼’就是一种社会规范,它能很好地维护社会秩序。你说的‘礼仪’加上礼节、礼貌等都包含在‘礼’里面。”   所以,看官千万不要误以为“和谐社会的基础就是礼仪”哟,这样不够精准。   虽然一纯知道这一则不难理解,但是,作为一个追求精准的小屁孩,我还是决定很有职业操守地跟大家详析一下:   礼之用,和为贵。   这句话已经直接点明了周公制礼作乐的目的——就是和谐!同时也给后世人做出了个典范。   此话怎讲?我们说春秋时期的“礼”其实是一种社会秩序和规范,换作今天的话来讲,就有点类似于“法律”的意思。无论什么朝代,制定法律的人都应该以达成社会和谐为主要目标,不然,我们要这法律有何用?   先王之道,斯为美;小大由之。   其实,这一句话如果断句不同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意思。   看官您去查一下便知,网上普遍的断句是“礼之用,和为贵。先王之道,斯为美。小大由之,有所不行。知和而和,不以礼节之,亦不可行也。”而一纯为什么不这样断句呢?   首先请您回顾一下一纯的翻译:“上古帝王的治国之道,就以这一点最完美了;无论大事小事,都要依循‘礼’的规定。遇到行不通的地方……”   然后,再看看百度百科的翻译:“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,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。小事大事,都重视以礼节交接,却忽略‘和’的精神,是不可行的。……”   虽说古籍的句读往往可以有多个理解,但是,无论怎样断句,总归不能逃脱“符合事物道理”这个原则吧?   我们已经讲过,一个社会想追求和谐,那就得有秩序,而“礼”就是一种社会秩序和规范。   那您想啊,秩序和规范自然是确立得越明细越好啦,不然便达不到“形成稳定、继而和谐”的预期效果,且容易被不法分子钻法律空子——我国在这一方面就需要大力完善。   现在您再看这个百科翻译出来的结果,它居然说大事小事都用礼来节制是行不通的,这不正和制礼的初衷相违背么?   有所不行,知和而和,不以礼节之,亦不可行也。   这句话其实就解释得更通透了。   在行不通的时候,我们不能为了和谐而和谐。如果我们每做一件事都强化自己:要和谐!五官六感就会受到意念干扰,甚至因此屏蔽,能想到的解决方案也顶多是聊胜于无。   我直言不讳:就像前两年,广州教育局希望从学生抓起培养公民优秀品质。某领导下去视察,发现无人会背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”便大怒,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背下来。讽刺的是,学生会背了又怎样?做不到啊,背了又有何用!   不是说要学生们“爱国、敬业、诚信、友善”吗?听着就好笑——“爱国”,自己的文化连半吊子都没有,就把人家洋鬼子的语言放到主科里,这是什么狗屁“爱国教育”理念?有网民就讽刺:现在中国人会英语居然是标配!您看看,这都成什么样子了!   上面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么,我们解决问题就得找到根本,然后一针见血才能起效!   这是先哲留给我们的智慧,而我一介布衣,最多不过是用笔杆子发发牢骚,倒是真的很希望有职位之人能善用这种智慧,大力解决根本问题,这才是我们民族的幸事!   作者有话要说:   依旧是补发章节……12月23日的内容。 第14章 人际关系的小妙招,点进来获取!   有道是:人怕出名猪怕壮,有若这家伙可能嫌弃自己太苗条了,在《学而第一》篇里狂刷存在感,这不今天又挤掉孔夫子的位置上节目来了……   一纯很是担心收视率,毕竟他也不是人比潘安的类型,万一看官觉得怪油腻的,不来了怎么办!   所以一纯搞了点小噱头嘛,忘了告诉您:恭喜恭喜,现在您已经成功钻进我的圈套了!   是不是很激动呢?   哎哎,别打我脸!   咳咳,有若虽然油腻了点,但说的话还算有点价值的,您还是收起拳头,一起来看看吧:   有子曰:“信近于义,言可复也;恭近于礼,远耻辱也;因不失其亲,亦可宗也。”   ——《论语·学而第一》第十三则   嗨,您道屁孩为什么说这里有人际关系小妙招可以获取呢,且看第一句——信近于义,言可复也。   守信(的前提)尽量合乎道义,这样说的话才能实践。   相信大家伙都对“言必信,行必果”相当熟悉,但是您又知不知道原句其实是“言必信,行必果,硁硁然小人哉!抑亦可以为次矣(说到一定做到,做事一定要有结果,这样理直气壮的行事样子是小人啊!又或者可以说是次一等的士了)”呢?   孔子对于“守信”看得很重,但也十分讲究灵活变通。有若对此理解很到位,他教给大家的第一个妙招就是“自己的承诺一定要是具有正当性、合乎道义的”。   您看这道理是怎么来的呢:   义者,宜也。如果自己曾经许下的诺言到了特定的时刻是不适宜的,那就别拘泥于是否“守信”了。不过长此以往,“不守信用”的名声可能就会歪传出去,怎么办?   首先是不轻易承诺,第二是承诺的事情一定是正当性的。   就好比,圣诞节一群朋友约你吃饭、喝酒和烫头,虽然志趣不怎么高雅,但也算是不违法,可以许下承诺;圣诞节一群朋友约你掠货、杀人和放火,这是违法犯罪毫无正当性的,不能许下承诺。   所以,我们想要恪守信用不是不可以,前提一定是承诺的事情是正当合理的,这样我们才真的能够实践承诺。   顺便给您瞅瞅朱熹的注释:“言约信而合其宜,则言必可践矣。”不用太在意朱熹哈,就是单纯地看看,看完了您就觉得:还是一纯的解析清晰明了吧?   哈哈,让我愉快地进行下一部分——恭近于礼,远耻辱也。   哎哟喂,有若下的本钱不小哇,他又过了个大招给看官:谦恭待人,尽量合乎礼节,这样就能远离耻辱了。   一纯觉得这句话特别适合职场菜鸟。很多职场菜鸟本心都很好,对前辈、上司很恭敬,但是万一情感的输出方式不恰当,就会给人一种错觉是“软柿子”,然后可能会受到一些不平等待遇了。   至于怎样的情感输出方式才算合适呢?我们可以参照社会上默认的一些礼节,恭敬的同时又不卑不亢。您看朱熹的说法:“致恭而中其节,则能远耻辱矣。”   当然了,这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,《中庸》也点明了嘛:“喜怒哀乐之未发,谓之中;发而皆中节,谓之和。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也;和也者,天下之达道也。”   其实,关键就在于:我们得仔细感受问题,参考社会礼仪,最后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方式。   正当一纯以为有若要最后拔高的时候,有若却自个儿把蛇尾安在老虎屁股上了。哎,真不怪我对他冷淡啊。  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?我们来看最后一句——因不失其亲,亦可宗也。   一纯个人是这样翻译的:所依靠的人不失可亲近的,这样也算是有根基渊源了。   这个翻译存在很多种理解,比如: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,也就值得尊敬了;再比如:施恩于人而不失去原有的爱心,这样就值得人尊敬了;又如:姥姥、舅舅家,虽然比不上爷爷家,但如果不失亲近,也等于宗。   恕我直言,这些翻译真是一个比一个的狗屁不通。   作为一个有职业操守的屁孩,我每次写《小屁孩问道孔夫子》之前都要再重新学习一遍,今天这一则可是耗了我大半天,“因不失其亲,亦可宗也”这一句话的各种理解把我整得头昏脑涨,所以一纯马不停蹄地查字义,才最终给理顺了。   首先,对比各个翻译版本,一纯总结出这九个字的一句话中出现了三个疑难字眼,占比30%,可谓是罕见,现在都给您标出来了:因不失其亲,亦可宗也。   由于文本年代久远,字义的发展变幻莫测,为了找到年代更贴近的字义,一纯先去看了北宋朱熹的章句集注——因,犹依也。宗,犹主也。所依者不失其可亲之人,则亦可以宗而主之矣。   我对朱熹这个释义是比较满意的。   很多人批朱熹,不认同他的说法,这没什么,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。   但是我们不要忽略了朱熹的一个优势:他拥有完全的古代人思维和生活。即便他和孔子也距离了一定年代,总归还是比今人和孔子的距离更小。   我们现代人理解《论语》会受到很多干扰,比如自身被潜移默化的西方思维,再比如现代汉语思维,又如现代生活方式和理念。   所以,为了更好地代入古人思维去理解《论语》,我们不妨看看孟子、程朱的注释,就算最终不认同,也能多储备一种看法嘛。   言归正传,我们有朱熹的释义做大致基底了,接下来就真刀真枪来查字的本义吧!   因,口中有大,“口”表示基本框架,“大”意为群体数量、规模的扩大,二者相结合表示一种“承袭式发展”,这是本义。   而根据古文的一般规律,前面“信”和“恭”都是动词的情况下,这里“因”也应该做动词理解,根据语境判断,最合理的解释就是“依靠”了。   至于前面提到的其他翻译版本,相信都是字义理解不同而形成的:   “施恩于人”之说按其解释是“因通恩”,但据我查证并无此义;   “姥姥、舅舅家,虽然比不上爷爷家”之说,按其解释是“因,读为姻。古代社会,最重血缘关系,血缘关系就是‘宗’。其次是婚姻关系,婚姻关系就是‘因’”。但却没有对释义进行论述,也无凭据,其可信性几乎为零。   亲,至也。这个字就含有紧密关系的意思,本来这个无需多言,只是我实在不明白为何有人解释为“原有的爱心”(这种翻译有牵强附会之嫌),因此也拿出来与大家说明。   宗,上宀下示,“宀”意为可以遮蔽的房屋,“示”乃“神”的本字,因此两者结合大致表示“在宗庙内祭祀祖先、神明”。   前文提到的其他翻译版本将“宗”翻译为“尊敬”。一纯查证发现,当“宗”做动词时,确实有“尊敬”的字义,但是,这个“宗”无论是什么词性,总有一种基本含义若“渊源、归宿”。再者,根据语境来看,“尊敬”其实并不切合语意。   综合上面的部分,我个人觉得有若的意思应该是:所依靠的人不失可亲近的,这样也算是有根基渊源了。   在传统社会中,人们确实很重视宗族的承袭,只不过令一纯不解的是,为何有若要把这平常的一点放在这里强调呢?   是因为有若想要凑齐“朋友、职场、家庭”三方面人际关系,而勉强为之?   亦或是有若曾经“所托非人”,最终觉得还是自家人可靠,有感而发?   我们不得而知,或许我还没能理解此句的深刻含义,毕竟我的人生储备还不足够嘛!   无论如何,有若带来的这一则貌似虎头蛇尾,但实际上我们起码收获了两条处理人际关系的良方:   信近于义,言可复也;   恭近于礼,远耻辱也。   我们能够把这两句收为己用并融会贯通,也已经足够了。您看我们多幸运,不用自己摸爬滚打浑身伤痛总结血的教训,就有先哲的智慧作指路明灯,当然得好好利用!一纯充分发挥奸商潜质,将与您共同登上夫子和一票孔门弟子的肩膀,傲视群熊(孩子)!   作者有话要说:   注明:   由于本人太懒的缘故,有很多章囤了没发上晋江,所以以下几章都是补发章节。   本章为补发章节,写作日期为2016年12月26日。 第15章 孔子对“好学”的定义原来是……   当听到别人家孩子如何“上进”、如何“好学”,一纯就很不舒服,表面上附和着称赞一番,实则心里很是嫉恨:“好学好学,哼,这小贱人装模作样地‘多读书多看报少吃零食多睡觉’以为就是好学了吗,叫你几时折在本宫手里!”   “卡!”导演大喊一声,“请孔子就位,准备下一场!”   “怎样导演?我这加了点宫斗专业用语之后是不是更有张力了,还可以吧?”一纯屁颠屁颠跑去问。   导演端着架子:“不错不错,继续努力,这次很成功地衬托出了孔子,你可以杀青了。”   一纯开心地离开了片场,殊不知导演转头笑得十分谄媚,迎着孔子讨好道:“夫子不好意思啊,刚刚有个女十二耽搁了一下,让您久等了,您的戏现在开始拍好吗?”   孔子整整衣带,拱手回答:“可以了。”   导演笑成霸王菊:“各部门就位!”   伴随着场记一声“Action!”镜头聚焦在孔子的脸上。   他温润一笑:“各位小朋友,千万不要学前头那位姐姐,那是反面教材,专门来衬托我的。你们看我为什么这么有魅力?因为我是君子呀!大家也要成为君子哟。”   然后孔子得意洋洋地继续说道:“既然‘好学’不只是多读书多看报,那还能是什么呢?请大家看看我的定义吧!”   子曰:“君子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,敏于事而慎于言,就有道而正焉,可谓好学也已。”   ——《论语·学而第一》第十四则   首先,好学派秘籍武功第一重:轻物质重精神。   “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”就是好学派的八字箴言。物质上不那么讲究,而把重心放在精神追求上,才符合“好学”的要求。   当然了,孔子也不是叫大家别吃饱饭、颠沛流离,一日三餐还是得认真吃的,只不过别过分追求丰盛与美味;住所还是得有,只不过别过分追求安逸与奢华,这一点看官们要仔细理解。您瞧,“饱”的字义,除了有大家都熟悉的“与饥相对应”,其实还有另一种叫“满和足”;“安”的字义,也不只是“安全”,更有“安适”之意。   所以呀,我们可以这样翻译这八字箴言:饮食不求满足,居所不求安适。   当您把第一重武功练得“我似行云流水、敌已屁滚尿流”时,就可以向第二重发起冲击波了:敏于事而慎于言。   办事敏锐勤快而说话小心谨慎。这一看就是言行方面的问题了,不知道您有没有体会出孔子想强调的是什么呢?   一纯不卖关子啦,一起来看看吧:   关于办事,孔子给了个“敏”字,“敏”不仅有“敏锐、灵敏”之意,同时还含有“敏捷”的意思,那就有快速的意味了。   至于说话,孔子则给出了“慎”字,谨慎就决定了速度是较缓的。   您想啊,我们一般人办事与说话的速度分别是怎样的?办事的时候想东想西拖拖沓沓,龟速;说话的时候倒是意气风发侃侃而谈,爽快!   这可跟孔子提倡的“办事麻利而说话谨慎”刚好相反呐!祸从口出,所以要“慎于言”;“敏于事”能更好地抓住机会,效率一高就有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支配了。   现在,您理解这第二重武功的好处了吧。   至于第三重武功:欲练此功,必先……不是自宫啦,当然只是要把第二重练好而已!   就有道而正焉——主动靠近高尚的人去匡正自己。   这就又上升了一个高度,考验的是大家的意志与恒心。   值得注意的是,此处的“正”我们一般理解为“匡正”,强调的是一种自主性。   有的人会理解为“靠近高尚的人请他帮忙指正自己”,这种理解不能表达出孔子的原义。学习是自己的事,是一件自主性很强的事情,就算请了高尚的人来帮忙指导,自己其实并没有真切的改过之心,三天打鱼两天晒网,终究也不成事儿。所以,一纯觉得孔子想表达的意思是:主动靠近高尚的人,揣摩自己不足的地方,然后去匡正自己。   把这三重武功练到家了,那您也就掌握了孔门的“好学”秘籍了。   “怎样?看完这一则,大家不会再误会我是‘迂腐的书呆子’了吧。要是再这么说,宝宝就不开森,要发飙了哈。”孔子把握最后机会蹦跶出来如是说道,“毕竟,人家从来都不只是死读书的,日常教学中可是满满的生活处事技能呢,你一定要get到哟!”   作者有话要说:   注明:   由于本人太懒的缘故,有很多章囤了没发上晋江,所以连续几章都是补发章节。   本章为补发章节,写作日期为2016年12月29日。 第16章 想提升自我,就靠这一句话了……   当冬日的阳光和温度再度联手欺骗一纯时,我哆哆嗦嗦地一拍键盘:“姑奶奶今天就霸王硬上弓,来个简单粗暴一点的!”   没错,被硬上弓的对象就是您现在看的这篇文章。   大冬天的,找什么切入点,哼,不找了!   来吧,我们直接来干掉本篇我要讲的最后一则:   子贡曰:“贫而无谄,富而无骄,何如?”子曰:“可也。未若贫而乐(道),富而好礼者也。”子贡曰:“《诗》云,‘如切如磋!如琢如磨’,其斯之谓与?”子曰:“赐也!始可与言《诗》已矣,告诸往而知来者。”   ——《论语·学而第一》第十五则   这一则,是我最爱的子贡在和夫子唠嗑呢,听听他们的对话内容吧:   子贡问(孔子):“贫穷时不谄媚,富有时不自大,(这种行为)怎么样?”   孔子说:“这也算可以了。但还是不如贫穷而快乐于道,富裕而又好礼的人。”   子贡说:“《诗》上说,‘要像对待象牙、玉石一样,切磋它,琢磨它’,您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吧?”   孔子说:“赐呀!我可以同你谈论《诗》了,(因为)你能举一反三地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内容了。”   哎,为什么说孔子的答案层次要高一点呢?   您看,子贡说的是“贫而无谄,富而无骄”,而孔子的是“贫而乐(道),富而好礼”。   子贡举的例子呢,虽然都是挺好的品质,但它们的程度都还不够深,用“无”字的话就给人感觉缺乏主动性,毕竟我们的语感里历来都是“要”比“不要”感觉更主动,不是吗?   所以,夫子的“乐道”和“好礼”都属于主动性强烈的行为,给人以更强的坚定感。   而我聪慧的子贡一下子就明白了自己还不足的地方,所以,他文艺地引用了一句《诗经》的内容“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”,意思很简单,就是要不断的进行自我打磨、锻炼。   《诗经》是孔子的教材,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——不学诗,无以言。这句话是孔子亲口说的。但我估计《诗经》是高级教材,孔子根据学生资质而决定什么时候给他们深入讲解《诗经》。此处子贡对“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”句理解透彻,而且运用娴熟,举一反三,达到了孔子的《诗经》教学的基本要求。   孔子很惊喜,他接下来说的话“始可与言诗已矣”可不是谁都听得到的,《论语》记载中享受这等待遇的只有两个人,一个是文科高材生子夏,还有一个就是我最爱的子贡了。   子贡被表扬,我也很开心,就以“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”的出处——《淇奥》来美美地结束今天的内容吧。   瞻彼淇奥,绿竹猗猗。有匪君子,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。瑟兮僩兮,赫兮咺兮。有匪君子,终不可谖兮。   瞻彼淇奥,绿竹青青。有匪君子,充耳琇莹,会弁如星。瑟兮僩兮,赫兮咺兮。有匪君子,终不可谖兮。   瞻彼淇奥,绿竹如箦。有匪君子,如金如锡,如圭如璧。宽兮绰兮,猗重较兮。善戏谑兮,不为虐兮。   (赏析就不写了,还没学呢,等以后学完《诗经》的时候再写吧~)   作者有话要说:   本章为补发章节,实际写作日期为2016年12月31日。 第17章 孔子的新年愿望原来是……   这两日,大家伙都忙着互贺新年,2017年轰轰烈烈地来了!虽然一纯是个过旧历新年的屁孩,但对于新历元旦的到来我也很重视!   为啥呢?   因为它给了我当头一棒:我发现学习指标不太对头,看来之前还是太恣意潇洒了一些啊!   所以,我决定在接下来的2017年奋勇向前,完成任务,达成指标!   屁孩很高兴地告诉大家:因为这个原因,咱们*小屁孩问道孔夫子*必须开启“减肥行动”——啰里啰嗦的小剧场将和新老看官说拜拜,而本屁孩则会举着新打造的屠猪刀,直接入题!   新年新气象,《学而第一》篇已成过去。今儿,一纯掌勺给大家伙开炖《为政第二》篇!   子曰:“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而众星共之。”   ——《论语·为政第二》第一则   孔夫子生活在乱世,所以他一直很向往周公治理时期和谐有序的社会,因此他也十分推崇周礼。   一纯之前已经和看官读过“礼之用,和为贵”,相信大家很清楚优秀的秩序和规范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是多么重要。而这一则,可谓是孔子更深入的阐述了。   社会是由形形□□的人构成的,只要每个人都饰演好社会分配给自己的角色,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,那么社会就能向着“和谐”稳步发展了——这是孔子的想法。   孔子先拿国家一把手这个角色举例子:从政时要使用道德教化,就如同北极星那样,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,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。   其实,一纯个人觉得,孔子描绘的这种和谐社会实在太理想化了,在他那个年代就已经是天方夜谭,其实等过了千年之后也依旧难以实现。   毕竟人性太复杂,而孔子心中的和谐社会又讲求秩序稳固,这能否运行起来的关键还在于一把手,实在不容易啊!您看,像中华历朝历代,人们得等上多少年才出一个有德行的君主啊?   所以,我觉得这是需要漫长的时间的。不过,我们也可以不断积累正向经验。   就好比:每个人都做好本分工作。如果大家能达成这么一个共识,效率就会高,弯路就会少,不仅对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有好处,其实也是对自身涵养境界的提升。   您看,《中庸》里就说:“君子素其位而行,不愿乎其外”,意思是——一个君子安于现在所处的位置去做应做的事情,不生非分之想。至于升迁等事,不是强求的,当天给到你了,那就顺应天的意思,以同样的心态去做事。   若是做到这点了,咱无论处于什么情况下都是安然自得的(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),不也很好吗?   作者有话要说:   本章为补发章节,实际写作日期为2016年01月03日。 第18章 从《诗》出发,看先秦风雅   《为政第二》篇,就如同它的题目一样,政治上的道理居多,当真苦了我这屁孩!正当一纯苦恼于如何把为政之事写得准确时,夫子踏着七色彩云来拯救我了——老谈政事多么枯燥,来点有情趣的缓和缓和气氛!   子曰:“诗三百,一言以蔽之,曰:‘思无邪’。”   ——《论语·为政第二》第二则   众所周知,《诗经》属于孔子的教学材料,在这里,孔子对《诗经》进行了一次总体概括:“《诗经》三百多首诗歌,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:‘一切都出自真诚天性’。”   虽然这句话的关键词是“无邪”,但我们还是暂且按住不提,先来解决掉“思”的翻译——有一种说法认为“思”就是“思想”;但我个人更倾向于认为“思”是语首助词,无实际意思。   其实,无论是“思想”还是“无义助词”,二者在字典上都有明文记录。合法性已经确立的前提下,如何翻译就看各人的理解了。   而一纯之所以青睐“无义助词”的说法,是因为我在四书五经中找到了“思”作助词的相似用法:《中庸》“思事亲,不可以不知人。思知人,不可以不知天”句的“思”是语首助词;《诗经》“神之格思,不可度思,矧可射思”句的“思”是句尾助词。   而且呢,《诗经》是各地民歌的合集,描述的都是当时人们最真实的生活和感受,所以,我就感觉用“思想”的话貌似太正经严肃了些。   瞧,我又扯远了,我们今天的重点是“先秦风雅”。   我们一般认为,《诗经》渐次成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。这个时间段可谓是先秦的昌盛时期了,也是最能凸显先秦之美的一个时期。   所以,孔夫子一看《诗经》里面出现那么多美女,立刻拍板:“就要这个做教材了!”   可这些先秦美女走的是啥路线呀,霸气御姐?还是软萌萝莉?亦或是妖娆尤物?   嘿,当然不是,君不见孔夫子已经给出总结啦——无邪嘛。   一切出自真诚天性?那就是纯天然美女咯,一般来讲,这类型的美女都带有以下的标签:直率、真诚、自然、质朴……后人鲜少感受到先秦女子对物质的极度追求,其实更多的还是在感叹:她们有如此丰富的精神世界,以及如此灵动自在的生命本色。   举个例子,《诗经》里有一首您可能不熟悉的《大车》——“大车槛槛,毳衣如菼。岂不尔思?畏子不敢。大车啍啍,毳衣如璊。岂不尔思?畏子不奔。榖则异室,死则同穴。谓予不信,有如皦日!”这首诗描述了先秦女子对忠贞爱情与自由的追求,口吻真挚,言语激烈,可见时人之真率。   前头举了个生僻的例子,咱再举一个知名度极高的——《诗经·卫风·硕人》:   硕人其颀(qí),衣锦褧(jiǒng)衣。齐侯之子,卫侯之妻,东宫之妹,邢侯之姨,谭公维私。   手如柔荑,肤如凝脂,领如蝤(qiú)蛴(qí),齿如瓠(hù)犀(xī),螓首蛾眉,巧笑倩兮,美目盼兮。   硕人敖敖,说于农郊。四牡有骄,朱幩(fén)镳(biāo)镳,翟(dí)茀(fú)以朝。大夫夙(guō)退,无使君劳。   河水洋洋,北流活活。施罛(gū)濊(huò)濊,鱣鲔发发,葭菼(tǎn)揭揭。庶姜孽孽,庶士有朅。   这首诗描写的是大美人庄姜及其出嫁的场景,据史书记载她虽然嫁给了卫庄公,但是“美而无子”,最后失宠,婚姻生活并不幸福。   不过,我们今天不是来八卦庄姜的感情生活的,毕竟诗中第一句就交代了她的身份:作为一个公主,她的使命就是政治联姻,这样的婚姻还没开始,相信她就已经能预料到不会太幸福。   或许庄姜也很想追求忠贞的爱情,但她必须肩负起王室成员的责任,这是无法避免的。   所以呢,我们把目光放在这首诗上,揣摩时人的写作角度就能了解到不少先秦的审美观念了。   首先题目《硕人》就透露了不少信息:硕人,身形高挑修长的人。可见先秦时期的审美绝对与今天不同,今人以瘦为美,先秦则以硕为美。这里要注意:“硕”不等同于“胖”或“壮”,“硕”是一种适中、健康、天然的状态。   而行文中对庄姜的描写也仅限于面容、轮廓,没有说她用了什么色号的口红、什么牌子的眉笔、头顶上究竟是银簪还是金钗。您还记得庄姜是齐国公主吧,她出嫁,国君总会配嫁妆嘛,不奢华也该盛大吧?人家作者可一点儿都没有描写。这说明了什么——时人不重于此,他们崇尚自然之美。不信?您往下瞧。   细致地给美人儿画了像后,作者开始描绘出嫁场景了:   四牡有骄,朱幩镳镳,翟茀以朝。大夫夙退,无使君劳。   河水洋洋,北流活活。施罛濊濊,鱣鲔发发,葭菼揭揭。庶姜孽孽,庶士有朅。   哎哟,总算写了一下花轿的样子和规模,也让后人对此多少有点了解:原来公主出嫁时车驾用了四匹雄马;马嚼环旁边的饰物是喜庆的红色;轿身还用漂亮的羽毛进行了装点。   齐国确实不赖,那公主出嫁有多少人跟随啊?仪仗队有多大规模啊?铺不铺红毯啊?   这时候作者翻一个白眼:“我又不是史官,这些问题与我无关!”顺带鄙视一纯,“你也太物质了,我要赶紧写我喜欢的自然环境来压压惊。”   只见不知姓名的作者提笔挥毫:“黄河之水豪迈放荡,北流入海哗啦作响。鱼网下水呱呱直叫,被捕鱼儿踉踉跄跄,那两岸的芦荻啊腿长三丈。”   看官勃然大怒:“你这屁孩怎么翻译的!咋译成了这个样子!”   “嘻嘻,您且息怒!”一纯很是谄媚,“我虽学艺不精,但胜在活泼有趣嘛。相信您这么聪慧,一定能自行理解的,对不啦!”   这么整一篇《硕人》下来,相信您也get到了不少《诗经》的惯用套路吧。我自己深以为:先秦时的诗歌准确反应了先秦时的流行审美——时人崇尚自然,喜爱不多加修饰的天然之美,这便是先秦的风雅了。   作者有话要说:   本章为补发章节,实际写作日期为2016年01月06日。 第19章 以“德”为引导的和谐社会多美好!   《为政第二》篇果真“篇如其名”,可怜的政治菜鸟一纯又得硬着头皮上——和众位看官一起来看看法制社会与礼制社会的区别。   如有不妥之处,欢迎指正,同时敬请谅解!   子曰:“道之以政,齐之以刑,民免而无耻;道之以德,齐之以礼,有耻且格。”   ——《论语·为政第二》第三则   孔子说:“用政令去引导百姓,用刑法来约束他们,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,却失去了廉耻之心;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,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,百姓就会有羞耻之心,而且兼备品格了。”   一纯之前写过有关“礼”的文章,说到“礼”可以等同于“社会的秩序和规范”,不过,此时应该更详细说明一下,这种秩序和规范是温和的、有益于人们扬善的。   相信大家都听过“苛政猛于虎”这句话吧,使用严苛的政令有时便失了人情,民怨越积越深的话就导致人心尽失,不少“起义造反”的例子就由此而来。   使用政令、刑法的另一大毛病就是:无论建立制度者考虑得多么细致,也总有纰漏。这样,就会有一些不法分子会乘机而为。慢慢的,整个社会的风气就会变得越来越不积极:坏人偷偷摸摸,无所不敢为;好人总是“一团和气”或者明哲保身,紧要关头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也会失去骨气和品格,久而久之,社会的是非观念就会变得模糊,也造成正义感的缺失。所以,仅仅依靠政令、刑法来去治理国家引导民众是不行的。   而孔子对社会制度的想法呢,诚然是较为中正温和的。   用“德”来引导天下人,只要经历上个三五代人,社会风气基本上就很淳厚了,再也不用领导者花多大力气就能坐享其成了。而“礼”作为一种规范和秩序,其实是和“乐”一起配合使用的,两者相结合是一种合乎人性的约束,完全不似我们惯有思维中的严苛。   所以说呢,孔子的想法是很好的,可惜的是,春秋以后历史上好像都没有哪个君王实在地使用这套方法,或许礼乐教化还是太理想化了,而治理一个国家也肯定不是我们这类闲人凭空想象就能搞定的。   一纯果然还是适合这种小老百姓的自在生活,这《为政第二》篇真是苦恼死我了,幸好下一期的内容不是有关政治的,姑且松一口气!感谢您的耐心阅读,也欢迎您留言吐槽!   作者有话要说:   不好意思呀,由于本人太懒的缘故,一直没能同步更新晋江……   从本章起,都是补发章节。 第20章 趁着年轻,赶紧规划好人生吧!   江湖传说,每一位学霸的背后,总有一张详细的学习计划表。而今天,我们干票大的——翻出了孔圣人的人生计划表来一探究竟:   子曰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。”   ——《论语·为政第二》第四则   孔子说:“我十五岁立志学习,三十岁立足于社会,四十岁对事物的发展不会疑惑,五十岁知道自己的使命,六十岁能顺应天命,七十岁随心所欲但不会逾越规矩。”   相信对于各年龄层的看官来说,这一则都已经相当腻味了,一纯也不想老生常谈。   孔夫子的这番话是对他一生的总结,他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体现出了意义。   相信有的人也会拿孔子的一生作模板,无论成功与否,我觉得这种行为还是勇气可嘉的;更多的人,其实也就在嘴皮子上说说:“我已经是不惑之年了”,实际生活中可能仍旧诸多疑惑困扰。   不过,我想表达的,并不是要人们拿孔子作模板—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,而仅仅旨在让大家看到此则给我们的启示。   当我们已经有主见、有梦想的时候,就要趁着年轻为自己规划好人生之路。   诚如《中庸》说的:“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”——所有的事情有准备才能成功、成立,毫无准备则会失败、作废。   不要总想着“船到桥头自然直”,船会直是不错,但此时我们面对的就只剩一条路了,等我们逆流调转船头驶入心怡的道路时,同辈的船早就如离弦之箭一般行驶开去了。   “道前定则不穷”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,如果人生的道路预先决定了,那就不会无路可走。   这时候再向孔子偷师,列一个计划表,到哪个阶段要干什么事情,心中有沟壑,也就更加省时省力了。   这点我也是深有体会啊,一下子没拎清,学习进度在我的小资态度中逐步下滑,幸好女王大人把我拎了起来,帮我列了清晰的任务表,也算是悬崖勒马,不至于一路熊市!所以,我也很推荐大家胸中有丘壑的同时,还是用纸笔备个份更加保险!  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啦,我们下期再见!   作者有话要说:   啰嗦的补发章节。 第21章 同样是“问孝”,孔子的回答竟完全不同!(孟孙父子)   如果看官手上有一本《论语》的话,您不妨翻到《为政第二》篇,找一找第五则至第八则,您会发现——这四则全以“某某问孝”为开头,队列可整齐了!   这么喜感的四则素材,小恶魔一纯怎么能不写呢!   咱们这两章的行程安排跟看官交代一下:   我把同类的“5 孟懿子问孝”和“6 孟武伯问孝”(孟孙父子)归到本章节;   再把同类的“7 子游问孝”和“8 子夏问孝”(孔门弟子)堆到下一章。   这四则一扫完,《为政第二》就干掉三分之一了,想到这里您是不是干劲十足呢?   闲话少叙,我们立刻来围观孟孙父子吧!   这孟孙氏是鲁国的三桓之一,在朝中有不小的势力,不过这一大家子呢,都有个特点:有事没事就喜欢跑去孔子家聊天喝茶,双方来往不可谓不密切。   何以见得呢?   八世宗主孟僖子死前一再嘱咐:“二子师侍孔子”,让两个儿子跟孔子学礼。   孟僖子的大儿子也就是后来的九世宗主孟懿子,他早年依照父命跟孔子学习周礼。   十世宗主孟武伯时常问孔子问题,除了这次的“问孝”,还在选拔人才的时候来问孔子学生的情况。   连你们都十分熟悉的孟子据说都是这个宗族的后裔。   再扯远点,孟浩然都是他们家族的后代呢。   可见春秋时的孟孙家与孔子还是经常保持来往的。   扒完了家族渊源,我们回到正题上:孟懿子和孟武伯同样向孔子请教“怎样才是孝顺”的问题,而孔子却给了两个不同的答案,其中究竟蕴含了什么意思呢?   孟懿子问孝,子曰:“无违。”樊迟御,子告之曰:“孟孙问孝于我,我对曰无违。”樊迟曰:“何谓也。”子曰:“生,事之以礼;死,葬之以礼,祭之以礼。”   ——《论语·为政第二》第五则   孟懿子请教什么是孝顺,孔子说:“就是不违背礼的要求。”樊迟给孔子驾车时,孔子告诉他:“孟孙问我什么是孝,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的要求。”樊迟说:“‘不要违背礼的要求’是什么意思呢?”孔子说:“父母还在生时,要按礼侍奉他们;父母去世后,要按礼埋葬他们、祭祀他们。”   —★☆★☆★—   这一则貌似毫无看点,但您要清楚:夫子并非等闲之辈,这里面的水可深着呢。   这孟懿子何许人也?他是鲁国三卿(孟孙、叔孙和季孙)之一。   这里牵扯到春秋时“政治权利下移”的历史大背景问题——天子空有名头,诸侯不及卿有权势。   而此时鲁国也处于这种情况,鲁君想清缴季孙氏,孟懿子在最后时刻解救了季氏,杀了鲁君阵营的郈昭伯,这个举措实在嚣张,颇有点“杀鸡儆猴”之意。更过分的是,在后来孔子当大司寇摄相事时,他和孔子作对,反对孔子的政策,枉他早年还跟着孔子学过礼。因这种种事情,后人不愿把他算入孔门弟子之列。   孟懿子在什么时间问的孝,我们不清楚,但可以肯定的是,此时的孔子已经对他感到不满了,于是借着他“问孝”敲打敲打,给了个“无违”的答案。   这个“无违”可以理解为“不违背礼节”,同时也可引申理解为“对先父的遗志没有违背”,为什么孔子着重说这点呢?   您回想一下,孟懿子的父亲孟僖子可是非常重视礼仪的人,所以才会在临死之际,一再嘱咐两个儿子要跟孔子学礼。可如今这父亲走了之后,孟懿子做的事情都是违背礼仪正统的,也就违背了父亲的遗愿。所以孔子特别说“无违”给他听,我们要认识到这点,不然就会对孔子产生误解了。   这里面还出现了一个叫“樊迟”的人,他可不是来打酱油的哟。樊迟在孔门弟子中并不算出色,孔子认为他可提升的空间还很大,所以您也看到他是以车夫的身份出现的。   可为什么孔子要跟驾车的樊迟说孟孙的事情呢?   您可能从没想过,孔子也是有弯弯肠子的啊!孔夫子一旦对门生十分不满意了,通常都不乐意挪动尊贵的小屁股亲自说教,而是通过门人传达:“宝宝不开森(心)了,你看着办吧!”   孟懿子这回撞枪口上了,《论语》中没有交代的后续其实大家都已经清楚了——樊迟肯定会去孟府传达夫子的意思。但是根据史书记载来看,孟懿子这死小孩压根就没有悔过之心,因此孔子也不乐意再教他周礼了。   真不知这孟家人是什么构造,孟僖子学礼,他儿子违礼,到了他孙子这一辈貌似更差劲了。   孟武伯问孝。子曰:“父母,唯其疾之忧。”   ——《论语·为政第二》第六则   孟武伯请教什么是孝顺,孔子说:“(使)父母只为儿子的生理疾病而担心。”   我们换个角度思考孔子的答案——父母只为儿子的生理疾病而担心,换而言之,不就是说父母除了儿子的生理疾病其它方面都不用担心了吗?哇塞,这个境界高哇!   您别说什么学习、工作、人际交往方面能让父母不操心了,现在大把大把的剩男剩女还在被父母催婚呢。   父母总是会为儿女操心许多事情,如果真的能做到除“非人力因素导致的身体疾病”以外什么方面都让父母放心,那就是真厉害!   而这里,孔子这么说明显是绕着弯子说孟武伯啥事都不成,父母唯一不担心的就只有他的身体情况,可想而知,孟武伯基本等同于裹着锦衣华服的草包,而这一点也符合史书的评价——骄奢淫逸、声色犬马、不敬国君。两相对比,孔子说得已经很委婉了。   通过这两则的对比,相信您一定对孔子的因材施教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啦。   让我们下一章继续深入这个话题哟!   作者有话要说:   补发章节~ 第22章 同样是“问孝”,孔子的回答竟完全不同!(孔门弟子)   哈哈,本屁孩又意气风发地来啦!今天书接上一回,我们继续看“问孝”,感受感受夫子如何因材施教。   今天出场的两位仁兄子游和子夏,恰恰就是孔门十哲中的文学科高材生。放在今天,也是文艺青年,说不定还能靠帮人写情书发家致富。   就是这么两位文艺青年来请教“什么是孝顺”,孔子又会给出怎样的答案与点拨呢?   子游问孝。子曰:“今之孝者,是谓能养。至于犬马皆能有养;不敬,何以别乎?”   ——《论语·为政第二》第七则   子游请教什么是孝顺,孔子说:“今时今日所谓的孝顺,是说能够赡养父母。然而,就是狗和马都能够得到饲养。如果不是真心实意地孝敬父母,那么我们赡养父母与饲养狗和马又有什么区别呢?”   这一则的译法是有些争议的,重点在“至于犬马皆能有养”这句话的理解。   除了一纯上面的那个版本,还有一种版本主张不能将父母与狗和马相比,因此翻译成“狗和马都能侍奉主人”。不得不说,版本考虑得挺好的,从“不能将父母与狗和马放在同等位置相比”这个出发点来说,我想大家一定十分赞同,这是一种人文的关怀。   但是,我们翻译的时候不仅仅是考虑意思的合理性问题,而更多的要着重于字词的准确翻译——毕竟这个“养”字只有“饲养”、“抚育”等意思,如果变成了“侍奉”的话,不免有牵强附会之嫌。   所以,即使一纯挺喜欢“狗和马都能侍奉主人”那个翻译版本,但也还是最终选择了字词翻译更严谨的一个。   花开两朵,各表一枝,我们再瞅瞅子夏咋样了:   子夏问孝。子曰:“色难。有事,弟子服其劳;有酒食,先生馔,曾是以为孝乎?”   ——《论语·为政第二》第八则   子夏请问什么是孝顺,孔子说:“(当子女的要尽孝),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。有了事情,儿女替父母去做;有了酒饭,让父母先进食,仅仅是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?”   不知道您有没有留意到孔子两个答案的相同点呢?归根结底,夫子都在告诉两个学生要做到——真诚!   给子游的点拨是“真心实意地孝敬父母”;给子夏的点拨是“和颜悦色地对待父母”,这两样不都是做到内心真诚之后的表现吗?   为什么孔子着重提醒文学科的子游和子夏要真诚呢?   那是因为通常来讲,文采斐然的人更容易缺少真诚的情感——这类人在众人面前侃侃而谈,自带光环。久而久之他们对恣意畅谈、显摆学识习以为常,殊不知,外在的修炼已经很足够了,但是内心反而忘记了什么是真诚的情感。   比如子游,他多半是给到了父母物质上的满足,但是可能从未想过父母对儿女温情的渴望。因此,最重视真诚的孔子一针见血,点破这个情况。说不定,为了让子游有更清楚的认识,夸张一点拿“犬马”作比也说不准呢。   而子夏的情况和子游大同小异,他可能把外界要求的孝顺做得很好了,不让父母操劳,让父母先吃饭,但是很少和父母谈心,更妄论陪伴父母,说不定有时候工作不顺利,把臭脸都带回家里。所以,在外人看来,子夏是孝顺的。但是,在他父母的心里,是很苦涩的,他们觉得儿子与自己生疏了,想帮帮儿子又害怕儿子觉得自己多管闲事。因此,孔子强调他得真诚地孝顺父母,只有这样,无论在外有什么不如意,回到家才能和颜悦色地对待父母。   通过这两则的共同学习,我们真的不得不佩服孔子,他对周围人事的观察是多么仔细,并且看到了要害问题。   而我们为人子女的也要多多反省,自己是不是真的做到了孝顺。要知道,除了孩子,老人其实也很渴望家庭的温暖。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再辛苦赶春运,也要回家团年的原因。中华民族是个重情义的民族,“孝顺”这种品质绝对是流传千年的,我们也绝不允许它在我们的手上消失!   作者有话要说:   补发章节~ 第23章 颜渊!原来你是这样的颜渊!   众所周知,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生,没有之一。虽然,我为我最爱的子贡感到心酸,但是,也决不能抹杀掉颜渊刻苦行仁的光荣事迹。   想必您也听闻颜渊和孔夫子的虐恋情深了,一纯保证以后会写给众位看官,让大家过足瘾。但今天还不是时候,我帮看官您联系了颜渊同志,一起约个会,让您对他稍微有些了解。   子曰:“吾与回言终日,不违,如愚。退而省其私,亦足以发,回也不愚。”   ——《论语·为政第二》第九则   您道颜渊也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吗?那就错了。颜宝宝沉默少言、默默行仁。这种品质非常对孔子的胃口,不过孔夫子也因此变得相当疑惑:“我给颜回讲学,一整天下来,他从来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,好像很愚笨的样子。”于是乎夫子决定暗地里侦查,看看这个乖巧的颜宝宝究竟听懂自己的课了没!   月黑风高夜,夫子探查时。只见孔子翻墙进了学生宿舍,远远地嗅到了夜谈会的气息,原来是颜宝宝打着手电筒帮舍友们补习老师讲授的知识重点,说得有理有据,神色也不见丝毫得意。孔子满意地翻墙回去,总结了这次侦察行动:“等他退下之后,我仔细观察他私下的言论和行为,发现他对我所讲授的内容已经掌握,并足以有所发挥。可见颜回其实并不愚笨!”等夫子总结完了,他才后知后觉:“这帮兔崽子!过了熄灯时间还不睡觉!扣他们宿舍的分!”   哈哈,这结尾是我作的啦,看官笑笑就过去了。关键是,我们来看颜渊同志他为什么会让孔子感到困惑呢?   其实正因为他沉默寡言的性格特点,导致他即使学习很有成效,也从不在嘴皮子上显摆,因此才弄得孔子整不清这个学生到底学没学到知识了。  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,在后来的日子中,孔子终于发现了:   子曰:“回也,非助我者也,于吾言无所不说。”   ——《论语·先进第十一》第三则   孔子总结得相当到位:“颜回,他不是对我有帮助的人,(因为)他对我说的话从没有不心悦诚服的。”因为颜回对孔夫子那是十分的尊崇以及完全的信任,所以他从未质疑过自己这位老师,也因此没能提出什么对夫子有帮助的建议。   哎,一纯看到此处,觉得:要不是我知道孔夫子的为人,还以为他说这句话是来显摆的!您有这么一个乖巧的门生,还“鸡蛋里挑骨头”,真是太过分了!   现在我的心理也很平衡了——我家子贡虽然不是孔门最得意弟子,但也是孔门十哲之一啦。而人家颜渊,是确实担得起夫子的喜爱与“亚圣”的称谓嘛!   好了,感谢您参加本次约会,关于颜宝宝的事迹咱们以后还会接着说的,谢谢捧场!   作者有话要说:   补发章节~   感谢读者“网友:。”的支持!!! 第24章 带眼识人的三个秘诀   年关将至,网上总有“带假女友回家收了红包不归还”等类似新闻,一纯除了感叹单身狗的不容易,也呼吁单身狗群体擦亮狗眼——虽说是找个假女友,但咱也得慎之又慎!不然,掏腰包1000元请她假扮,最后父母给她3000元见面红包,那可就人财两空咯!   不如,我们请出孔老夫子,让他教教广大群众如何带眼识人吧:   子曰:“视其所以,观其所由,察其所安,人焉廋哉!人焉廋哉!”   ——《论语·为政第二》第十则   孔子说:“(想要了解一个人),就要认真审视他正在做的事情,全面了解他过去的作为,细致考察他在什么情况下心里安定,(如果能做到以上几点,那么)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!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!”   您瞧瞧,孔夫子不愧为众生仰望的大圣人,身长九尺自带光环——无论他讲述什么内容,都总能井井有条地铺排论据,就连“带眼识人”的问题也要走个三部曲,实在拉风!   第一步:视其所以。   ●认真审视实验对象正在做的事情。   一个人主动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,基本表明了他内心中有这个需求。   譬如,实验对象近期在看书,那就表明他对自己的知识储备还不满意,因此想通过看书更加充实自己。而如果他看的是烹饪类的书籍,那么,他就不是要充实自己了,这人很可能只是个吃货。   所以,我们通过了解实验对象当下正在做的事情,就能推测他近期的内心诉求了。   第二步:观其所由。   ●全面了解实验对象过去的所作所为。   光是知道了实验对象近期的内心诉求还不够保险,谁知道他是不是一时兴起呢!想认清这个人值不值得交往,必须把他“脱光光”——用尽一切手段全面了解他的过往吧!   打个比方,近日小区楼下出现一个卖串串的刀疤男,您沉醉在他干脆利落的串豆腐干手法之中,于是经常光顾串串店,想和他结识结识。但是,一朝查清:他原来是混黑道的,只是近期才从良卖串串。如果刀疤男不是真心改过,而您一介良民又和他有些交流,到时候被牵扯到各种恩怨情仇之中,就只能怪自己识人不清了。   所以,为了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,我们无论是交友、合作,还是恋爱时都要了解对方过去的所作所为,才更加保险!   第三步:察其所安。   除了上面的双重保险,孔子还有一个前瞻性非常强的必杀技——●细致考察实验对象在什么情况下心里安定。   如果做到了这一点,那简直是一劳永逸。人们通常只在某一种特定情况下最为放松、心神宁静,而这种情况正是此人内心最深处的渴望与喜好。只要您摸清对方内心深处的渴望与喜好,何愁其他呢?这个人最根本的命脉您都知道了,接下来的选择便非黑即白,根本不给您在灰色地带犹豫的机会。   就比如说,上古时期的贤君尧和舜,他们身居高位,仍然穿麻布衣服、吃粗粮稀饭、带头耕种田地,生活过得快乐自在。那就证明他们绝对是有担当、能吃苦耐劳,并且享受简单生活的人。这类型的人,无论是交友、合作,还是组建家庭都是没有问题的。   当然了,您说我偏爱玉树临风、文采斐然那一类型,您当然可以遵从内心的选择。   所以我说能做到“察其所安”,就不用犹豫,喜欢就交往,不喜欢就不交往,谁叫您已经把这个人看清楚了呢,选择权在您的手上牢牢地掌握着。   孔夫子看一个人的方法实在毒辣,了解这个人的过去(观其所由)、现在(视其所以)、未来(察其所安)三个方面,就看清楚了这个人。   这么好的方法,您get到了吗?   作者有话要说:   补发章节~   感谢读者“网友:。”的支持!!! 第25章 去旧迎新+温故知新,你准备好了吗?   一纯裹着着红绿棉袄敲锣打鼓:“今儿是除夕夜咯!”   此刻,看官您或许还在饭桌上继续奋斗,也有可能已经窝在沙发上看春晚了。   如此良辰美景,不偷懒都说不过去!可是事情的发展超出我的预料了——即便我竭尽全力说明人们除夕夜活动多多,但孔夫子还是决定给大家带来除夕夜的特别节目。大过年的还在读《论语》,这经历也是够酸爽的了。   子曰:“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”   ——《论语·为政第二》第十一则   这一则大家都耳熟能详,我就不翻译了。只是到了这新旧年之交,突然发觉“温故而知新”这句话也不仅仅局限于学习层面呀!您瞧,除了“温习已学过的从而获得新知识”这种理解,也可以是“常常回顾历史从旧事件中得到新启发”,我们再把它应用在除夕夜也讲得过去呀——重温过去一年的作为、遇到的事情,从而总结出新的途径和方法!不然为什么说“经一事长一智”呢。   辞去旧岁,新的一年即将到来,其实无论旧年新年,人们都希望自己踏入“成功人士”的圈子:年轻人希望学业进步,做学习方面的成功人士;中年人盼望事业有成,做创业方面的成功人士;老人家渴望团圆美满,做家庭方面的成功人士……   嗨,孔夫子也很了解大家的心思,这不,他立刻奉上了和上文配套的解决方案:   子曰:“君子不器。”   ——《论语·为政第二》第十二则   孔子说呀,君子不会成为只有单一技能的人。   您瞧啊,孔子这句话实在有前瞻性!在现今科技发达的社会,仅仅拥有单一技能的人逐渐遭到淘汰,特别是从事简单重复劳动的人,最典型的就是工厂流水线上的工人。而孔子提倡的“不器”恰恰是未来几年成功者必备的素质!   在新的一年开始之际,我们不妨空出时间好好想想自己是否有不被科技取代的能力呢?对2016做个总结,给2017一个更详细的计划,这样不是更踏实了吗?   一纯写这一则是很希望有更多的青少年能看到的。   近期我在和不少同龄人(16岁左右)交谈的时候,发现不少人对自己以后的人生道路感到迷茫、手足无措。   我感到很痛心:高中的应试教育把学生逼得太紧了,校方希望有好看的高考成绩,而孩子在三年里自主或不自主地把自己塑造成答题机器,高考过后的放松,也是一种担惊受怕的放松。公立的教育就跟它的谐音(功利)一样,完全不理会人性,真的是误人子弟,甚至害人子弟啊。   我作为一个已经有明确目标的娃,已经尝到了甜头,也很想让我那些在校的同辈们少点苦难,毕竟在中国,大多数人在生命的前二十年都被迫成为了“成功”教育的牺牲品。其实,除了攫取知识,人生还有很多精彩的事情。2017年,我们不妨“温故而知新”,获取对自己有用的知识;为实现一个拥有多项技能的精彩人生打下基础吧!   作者有话要说:   补发元旦当天的文章~   感谢读者“网友:。”的大力支持!!! 第26章 新的一年,我们要成为强者!   今儿是大年初三,孔子携着大礼包给您拜年了。只见他从红彤彤的大礼包中抽出了一本精装《论语》,施展法术,好些汉字渐渐浮现出来:   子曰:“君子周而不比,小人比而不周。”   ——《论语·为政第二》第十四则   原来,孔夫子想学着西方的仙女教母,要赋予看官您一个美好的品质呢!   孔子娓娓道来:“君子与人合群而不结党营私,小人结党营私而不与人合群。”   这句话意思是,君子和什么类型的人都能友好交流,而小人只能跟几个狐朋狗友一起谋取利益,然后再瓜分所得的好处。高下立见,君子胸襟宽广,而小人斤斤计较个人所得。   我们一再强调:所谓小人,其实就是“以自我为中心、没有远志”这一类型的人,他们通常都非常有小孩子心性,即便生理发育成熟,但是心里还像小孩子一样任性,凡事从自己的利益出发。   摸清了“小人”的特质,您再看看,我们为什么说小人“结党营私”——物以类聚,人以群分,小人的朋友也是小人,他们聚集在一起,就会非常排外,格外重视这个小群体的利益,可不就是“结党营私”吗?   《论语》中关于君子小人的对比的语录非常多,我们不妨联系“周而不比”的姐妹则进行理解:   子曰:“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。”   ——《论语·子路第十三》第二十三则   孔子说:“君子与人和谐相处而不与人完全一致,小人只求与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和谐。”   这句话和上句显然意思相近——君子可以和所有人相处和睦,但是求同存异,保持自己的原则底线,这一切友好行为都发自内心;而小人看似也和不少人关系良好,但实际上只是因为小人强求自己和他人完全一致产生的表面结果。   君子“周而不比”,并且“和而不同”,这些表现恰恰反映君子的一个特质——强大!   哎!为什么这么说呢?   我们有依有据,这证据就在《中庸》里面。▼   某天风和日丽,子路屁颠屁颠地跑来请教孔子:“老师,您说什么是‘强’呢?”   子路问强。   孔子装得十分深沉:“是南方的强呢?还是北方的强呢?亦或者是你认为的强呢?”   (子曰,南方之强与,北方之强与,抑而强与?)   孔子捋捋胡须,接着道:“用宽容温柔的态度去教化众人,他人对我蛮横无礼我也不报复——这是南方的强,君子就似这类型般的强大。”   (宽柔以教,不报无道,南方之强也。君子居之。)   夫子又说:“用兵器甲盾作枕席,到死都不厌弃一生的志向(保家卫国)——这是北方的强,勇武的人就具有这类型的强大。”   (衽金革,死而不厌,北方之强也。而强者居之。)   看着子路亮晶晶的眼睛,孔子开始进行归纳总结:“所以,君子与人和顺而不随波逐流,这才是真正的强大啊!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保持中立而不偏不倚,这才是真正的强大啊!国家政治上轨道了,(依然能)不改变自己穷困时的志向,这才是真正的强大啊!国家政治不上轨道时,能够坚持操守,宁死不变,这才是真正的强大啊!”   (故君子和而不流,强哉矫;中立而不倚,强哉矫;国有道,不变塞焉,强哉矫;国无道,至死不变,强哉矫!)   听完孔夫子的这番话,子路和我都深深陶醉其中,夫子对于“强大”的理解实在是太精辟了!只有他说的这种强者,才是令人打心眼里佩服、敬畏的!比之“抚剑疾视曰,‘彼恶敢当我哉’”的匹夫之勇,实在要高出不知多少倍。   2017年,我们除了要成为“成功人士”,也可以锻炼起自己的强大,这种强大的背后是各种素质的叠加作用,如果真的能够做到孔子的这种“强大”,一纯估计睡着都能笑出声音来!让我们在金鸡之年,一起奋发向上,为实现理想而加把劲吧!   作者有话要说:   补发大年初三的文章内容。 第27章 2017菜鸟的职场小妙招!   前两章,一纯狠狠地灌给了看官们两大碗鸡汤,什么“成为成功人士”啊,什么“变成强者”啦,怪油腻的。今天大年初六,结合前面的理论基础,孔夫子塞给您能实际应用的“干粮”,解解油腻哈!   子张学干禄。子曰:“多闻阙疑,慎言其余,则寡尤;多见阙殆,慎行其余,则寡悔。言寡尤,行寡悔,禄在其中矣。”   ——《论语·为政第二》第十八则   子张跑来请教怎样获取官职与俸禄。   夫子就说话方面进行点拨:“要多听各方言论,内心尚存疑惑的不要说出来,其余有把握的就谨慎地去说,做到这样就可以减少别人的责怪。”   接着,夫子又就行事方面娓娓道来:“要多观察各种行为,觉得不妥的先不付诸行动,其余有把握的就谨慎地去做,做到这样就能减少自己的后悔。”   夫子习惯性地捋捋胡子,进行总结:“说话很少被人责怪,做事很少会后悔,获取官职和俸禄的诀窍就在这里了。”   子张很高兴地道谢,打算按着夫子的建议在新年开创事业。   夫子也很高兴:“看看我给出了多么实用的建议啊,以为我是书呆子的人傻眼了吧?哈哈……”   哎哟,我们都知道夫子您老人家有能耐啦!只是,现代人寻求职场妙招可以理解,您的学生咋也那么急着入职场呀?   哎,这就牵扯到古代读书人的志向问题了。   这里得说明一下,您千万不要以为古代读书人都像话本里那样特别清高、特别愤世嫉俗的,这一类型的书生通常都只是科考中的失败者,所以平日无事常发牢骚。   与之对比,相必您也知道:天下读书人都以走上仕途做官为最大愿望。   因为他们学习的都是儒家仁道,目的是想令天下百姓更加幸福。   《尚书》里有这么一句:“天降下民,作之君,作之师。惟曰其助上帝,宠之四方。”大意是说,君主、大臣、老师等社会阶层高的人,都是上天安排给老百姓的,是替上天宠爱所有百姓的。   所以,读书人都以做官教化百姓为最大目标,这个初心是很纯厚的,至于后来在官场上摸爬滚打惯了,最终是奸是忠、是贪还是廉那就不好说了。   正因如此,夫子也很着重教学生如何待人接物,希望他们不忘初心,能更好地为民办事。这也才有了今天的这一则“职场小妙招”。   我们回顾一下前文,提问的学生子张算是应届毕业生,职场菜鸟,和他一样的这类人基本上干劲十足,但最缺乏经验。   而孔子传授的小妙招囊括了言行两大方面,其实也就基本把在职场上初步生存的方法说清道明了。   您留意到了吗?孔子首先针对职场菜鸟经验不足的缺陷提出了建设性意见:可以多听听各方的言论,多留意前辈的行事方法——丰富见闻!这就叫“咱没吃过猪肉,也见过猪跑啊”,等到了真正要吃猪肉的时候,结合一下以前听到看到的,找准地方下嘴就不用自己苦苦摸索了嘛。   当然咯,孔子接下来就强调了:不是听到什么、看到什么,就照收不误的哟!我们都要经过自己思考,最终认可某一些言论、某一些行为方式。毕竟,就算是职场老油条,也总有不到位的地方。所以,菜鸟们要善于观察和思考。   虽是古语有云:“枪打出头鸟”,但是菜鸟们在该发挥的时候还是得有所发挥的。只不过,菜鸟总归是年轻人嘛,肯定是朝气蓬勃、血气方刚,因此,言行一定得谨慎!稍微有个行差踏错,甚至祸从口出,影响前程,想必都是大家不乐意遇到的嘛。   您现在知道为什么夫子一再强调“慎”这个字了吧?言行谨慎的人无论在哪儿也不会吃亏得太严重的!我们都是言行谨慎的乖宝宝,对不?   作者有话要说:   补发章节~ 第28章 孔子收复民心的招数背后,竟隐藏着……   哎呀,一纯揉揉自己囤肥的小肚子,发现这鸡年不知不觉就到正月初九了,正所谓“大年初九天公生”,今儿既然是玉皇大帝的生辰,我们就卖他一个面子,讲点跟帝皇君主们紧密相关的话题吧。   正所谓“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”,深谙此道的鲁国哀公过个年也不安分,跑来请教孔子“收复民心”这方面的最佳方案。   哀公问曰:“何为则民服?”孔子对曰:“举直错诸枉,则民服;举枉错诸直,则民不服。”   ——《论语·为政第二》第十九则   ○●○●○●   孔子的回答非常实在:“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,把心术不正的人置于一旁,老百姓就会顺服;要是您把心术不正的人提拔起来,把正直无私的人置于一旁,老百姓是不会顺服的。”  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,这时社会主流是世袭制,还不到平民靠考试也能做官的年代,官场上掌权的全是有背景的人,这些官吏出身优渥,极少数是能体察百姓疾苦的。孔子针对官僚体系存在的缺点,提出了这么一个建议。咱姑且不提帝王权衡之术,也不论实施困难与否,单从孔子为民着想的心意出发,就很值得赞扬。   《孟子》中有这么一段记载,我们可以当做补充资料来看看:   邹与鲁哄。穆公问曰:“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,而民莫之死也。诛之,则不可胜诛;不诛,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,如之何则可也?”   ○●○●○●   邹国与鲁国交战。邹穆公对孟子说:“(在这场战争中)我的官吏死了三十三个,百姓却没有一个为他们而牺牲的。杀这些百姓吧,杀不了那么多;不杀百姓吧,又实在恨他们眼睁睁地看着长官被杀而不去营救。到底怎么办才好呢?”   孟子对曰:“凶年饥岁,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,壮者散而之四方者,几千人矣;而君之仓廪实,府库充,有司莫以告,是上慢而残下也。曾子曰:‘戒之戒之!出乎尔者,反乎尔者也。’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。君无尤焉。君行仁政,斯民亲其上、死其长矣。”   ○●○●○●   孟子回答说:“近年灾荒闹得严重,您的老百姓中,年老体弱的不停迁徙最终弃尸于荒山野岭,年轻力壮的四处逃荒离开鲁国,差不多接近上千人。”   孟子摇摇头,接着说:“而您的粮仓里堆满粮食,财库里装满珠宝,官吏们从来不向您报告老百姓的情况,这是他们做父母官的怠慢百姓然后残害百姓的表现。曾子说:‘小心啊,小心啊!你怎样对待别人,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。’现在就是老百姓报复他们的时候了。您不要归罪于老百姓了。只要您施行仁政,这样老百姓自然就会亲近他们的领导人,肯为他们的长官而牺牲了。”   孟子将孔子的思想和学说继续发扬,他对儒学的精髓也是理解得很深刻,他对待所谓的“得民心”这件事上和孔子是持同一个态度的——不帮君主想方设法束缚民众,而是要求君主、官吏这些处于上位的强势群体先自我提升。   紧接着的一则,就更能凸显上述这点了。   季康子问:“使民敬、忠以劝,如之何?”子曰:“临之以庄,则敬;孝慈,则忠;举善而教不能,则劝。”   ——《论语·为政第二》第二十则   ○●○●○●   季康子问道:“要使老百姓对当政者尊敬、效忠从而勤勉干活,该怎样做呢?”孔子说:“你用庄重的态度对待老百姓,他们就会尊敬你;你对父母孝顺、对子弟慈祥,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里,自然会效忠于你;你选拔善良正直的人,并且教化能力不足的人,这样百姓就会互相勉励、加倍努力了。”   其实,纵观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等儒家经典,孔孟二人在“管理国家、收复民心”等问题上几乎是有问必答,全因为:希望通过自己的劝说,能使掌握百姓命运的君主们发施仁政,从而达到“造福百姓”的目的。宅心仁厚,大爱无疆,孔子的这种特质正是千古黎民百姓所爱戴的。   作者有话要说:   补发章节~ 第29章 孔子为什么不做官呢?   俗话有云:宦海浮沉!官场里的弯弯道道咱小老百姓是不那么清楚了,不过我们跟随孔子对“走入仕途”的心态变化,倒也能了解到不少东西。   或谓孔子曰:“子奚不为政?”子曰:“《书》云,‘孝乎惟孝,友于兄弟。施于有政。’是亦为政,奚其为为政?”   ——《论语·为政第二》第二十一则   想必大家都知道,孔子曾经官至鲁国司寇,不过后来又退隐江湖,他在官场上的进进退退都离不开他的心里想法,让我们来看看他的心路历程。   01   首先,孔子学习的是上古贤君的仁道,希望通过这些仁道造福天下百姓。而在社会制度中,没有一个较高的职位,又怎么可能经手百姓的事情呢?所以他学成以后,自然是十分渴望步入仕途的。   02   不过呢,孔子的仕途并没有很顺利。他早年时做过仓库管理员、图书管理员、羊咩咩饲养员等工作,这些工作都和造福百姓没有直接关系,但这种长时间与基层群众接触的经历使得他更懂百姓的心,也能在后来更好地造福百姓。   03   对比起柳宗元等少年得志的典型例子,二三十岁的孔子简直是苦哈哈——在他最有精力的时候,国家没有重用他。这个阶段的孔子在意识形态上有了点改变,不再紧盯着朝廷。而是创办了私塾,私塾越办越好,很多人慕名前来。   据我个人揣测,《论语》中常见的一种相似句子就出自这个时期——如“邦有道则仕,邦无道则隐”,它们都表达了“国家政治上轨道就好好做官,国家政治不上轨道就退隐山林”的意思。这大概是彼时孔子内心想法的最真切体现了。   04   孔子的名气越来越大,到了知命之年,鲁君拜他为司寇,这个时候孔子算是夙愿以尝了!但是没过几年,因为他正直的政治举动,挖走了不少达官贵族的奶酪,引起了这些人的愤怒,最后,孔子表示:“世界那么大,我要去看看”,便离开了官场。   05   于是才有了今天这一则——有人对孔子说:“你为什么不从政呢?”孔子回答说:“《尚书》上说,‘孝就是孝敬父母,兄弟友爱。把这孝悌的道理贯彻施行于政事。’这也是从事政治。又要怎样才算是从政呢?”   显而易见,经历过宦海沉浮的孔子,已经不再像当初那样认为只有做官才能造福百姓。他从自身出发,给众人做出榜样,并且引领人们实践“孝悌仁义”,这不正是典型的“曲线救国”方案吗?孔子“仁且智”,他在仕途也好不在仕途也罢,这都不过是形式的变化而已,始终不变的是他造福天下百姓的初心。   作者有话要说:   补发章节。 第30章 孔子最讨厌的人原来是他!   众所周知,孔夫子是至圣先师,我们学习他的《论语》也终于迎来第三篇了,为表庆祝,一纯决定今天要坏心眼地来找下事儿——圣人也是人,有人能被孔子欣赏,自然也有人能被孔子讨厌!   嘻嘻,究竟谁能荣获“孔子的死对头”这项殊荣呢?咱这就来愉快地深扒一下!   孔子谓季氏:“八佾舞于庭,是可忍也,孰不可忍也?”   ——《论语·八佾第三》第一则   孔子谈到季氏时说:“他用六十四人的规模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,如果这样的事都能忍,还有什么事情是不可以忍耐的?”   嘿嘿嘿,没错,孔子最讨厌的人就是季氏啦!   季氏,是鲁国三桓之一,势力很强大。强大到怎样的地步呢?当时的鲁国势力被分成了四份,鲁君只占一份,三桓各占一份,其中,属季氏风头最盛,最嚣张。渐渐地,季氏就起了“逼走正宫,自己上位”的想法。   怎样逼走正宫呢?季氏的定位很明确:我就是嚣张,我就是天天都舔一舔你的奶酪,让你气得要死却也奈我不何。   由于周公的流风善政还有遗存,季氏就算再觊觎鲁君的奶酪,他也不敢一口就吞掉,不然惹得众人讨伐就麻烦了。所以,他只敢在礼仪上面逾矩,不敢动真刀真枪干掉鲁君。   哎!熟悉孔子的看官看到这里就明白了,为什么“季氏”成了孔子最讨厌的人了——孔子一生致力于发扬礼乐教化,最见不得人逾礼,视礼乐若无物的!   季氏坏就坏在,啥事也不干,就爱逾逾礼,享受一下本不属于自己的各种排场。   像我们上面说到的“八佾”,就是季氏被“捉奸在床”的铁证了!   八佾,是一种舞蹈队列的规模。一佾八人,八佾就是六十四人。   《周礼》上面记载,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,诸侯为六佾,卿大夫为四佾,士用二佾。   可见每一爵位的规格都是有定数的。而季氏区区一个鲁国正卿,原本只能使用四佾(32人)。结果,现在嚣张得逾了两级,实在是张狂,无怪乎孔子气到炸毛!   还没等老夫子的毛给顺下来,三桓这些熊孩子们又来找打了:   三家者以《雍》彻,子曰:“‘相维辟公,天子穆穆’,奚取于三家之堂?”   ——《论语·八佾第三》第二则   孟孙氏、叔孙氏、季孙氏三家在祭祖完毕撤去祭品时,命乐工唱《雍》这首歌。孔子说:“‘助祭的是诸侯,天子庄重肃穆地在那里主祭。’这样的规格,怎么能用在你三家的庙堂里呢?”   不单只是舞蹈人数的规模,周朝对音乐的规格也是很有讲究的。就好比这首《雍》,它是天子祭祖完毕才能使用的。   现在季氏勾搭其他兄弟,一起逾礼。而且,这礼也和之前一样逾了两级,可见季氏的野心之大,嚣张至极!   老夫子看着季氏破坏礼制,自然不肯干了!于是《论语》里常常出现“孔子怒怼季氏”的限制级场面,《八佾第三》算是最为集中的一篇了。   我们在下一章还会继续“季氏”的话题,顺带揭秘泰山与皇帝们的关系!敬请留意!   作者有话要说:   补发章节 第31章 泰山与皇帝,竟有这等不可告人的秘密!   上一章,我们见证了“孔子怒怼季氏”的历史性时刻。   谁曾想过,季氏竟然如此不知好歹,一而再再而三地挑战老夫子,气得他老人家吹胡子瞪眼睛,要跟季氏死磕到底!   季氏旅于泰山。子谓冉有曰:“女弗能救与?”对曰:“不能。”子曰:“呜呼!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?”   ——《论语·八佾第三》第六则   季氏又干什么坏事了?   这家伙竟然跑去泰山祭祀天地了。孔子对冉有说:“你难道不能劝阻一下他吗?”冉有说:“不能。”孔子说:“唉!难道说泰山的神灵还不如林放知礼吗?”   这里出现了两位打酱油的小朋友:一个是冉有,还有一个是林放。   一纯得先给您解释解释他俩的事情,这样才能更容易理解夫子的意思。   冉有,孔子的门生,此时正在季氏手下办事。故而,孔子希望他能劝阻季氏。   不过,冉有的态度令夫子很不高兴——读书人做官的目的是造福百姓,而冉有却是帮着季氏干坏事,可谓是为虎作伥。   如果说冉有是反面教材的话,那林放就是同学们的学习榜样了。   林放在本篇已经登场了,我们一起来看看。   林放问礼之本,子曰:“大哉问!礼,与其奢也,宁俭;丧,与其易也,宁戚。”   ——《论语·八佾第三》第四则   林放问什么是礼的根本。孔子回答说:“你问的问题意义非常重大!就礼仪的一般情况而言,与其奢侈,不如节俭;就丧事而言,与其仪式上治办周备,不如内心里真正哀伤。”   看官您瞧,林放来请教礼的根本,而冉有明知季氏逾礼也不劝阻,孰高孰低,一眼便知。   所以,孔子一方面恼季氏的嚣张、猖狂,一方面气冉有的为虎作伥,一怒之下,就说了“曾为泰山不若林放乎”这么一句。夫子倒也不是真的感叹泰山神灵不知礼,而是这泰山的意义非同小可!   孔子不愿见到季氏侮辱泰山,因此才郁郁地发了句牢骚。恐怕不仅在孔子的心中,在所有古代人的心里都觉得泰山是极其庄重、圣洁、肃穆、雄伟的!   究竟是什么赋予了泰山如此重要的地位呢?   熟悉一纯的看官知道我又要从字义开始分析了!   邀请您一起看看“泰”的篆文:   最上面的图案是“大”,大是“太”的省略,而“太”又假借了“汰”,在这里表示“清洗”;   呈半包围状态的图案就是双手,这个是篆文里很常见的了。我大□□文字果然是象形文字,这双手的形态就表示了:捧、持;   最后被双手包住的图案显而易见就是水,表示泼水清洗。人们认为净水是圣洁的,因此以水净身,不仅能清爽降温,还能去除污秽,带来吉祥与幸福。   所以,“泰”的本义是:用净水泼身,去污驱邪,以祈愿吉祥与幸福。(本义已消失)   您瞅瞅,自从这东方的大山被赋予了“泰”的名字起,它就象征着庄重圣洁。   季氏这个人,本身就不太端正,因此他在泰山大肆□□,就等同于玷污了泰山。   我们从这最原本的意义来理解,也能明白孔夫子为何气恼。   不过,要单纯只是这样的话,孔子未免有些小题大做。   但问题是,历史在不断前行,泰山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它名字的含义了!   这是因为,最高统治者都相当青睐泰山,常常到泰山上封禅!泰山封禅其实就是王权的象征!   泰山封禅这项活动,想必看官您一定知道。现在去泰山旅游,说不定还能观看“封禅表演”呢。   所谓“封禅”,就是祭拜天地的意思。   封,在山上的筑坛进行祭天活动;禅,在山下的小丘上选择一块地方埋下祭品。二者合一,称为“封禅”。   至于,为什么帝王们选择在泰山封禅嘛,古人认为泰山是五岳之尊、是最高的一座山,可以通天,所以历代帝王都选择在泰山封禅。   一纯对此还有一些看法:泰山的优秀还不止于一个高度。   从地理方位来讲,泰山地处齐鲁大地,齐鲁是春秋时中原地区的文化中心,鲁国的礼乐文化深厚是天下闻名的;兼之泰山是东岳,东边主生发,象征蓬勃兴盛。   哇,您瞧瞧,又高、又在东边、寓意又好、文化根基又雄厚,不挑泰山来封禅都说不过去啊!   泰山封禅,是建立于天子帝王“受命于天”观念的基础之上的。   天子在自己的统治获得一定成绩后,就会前往泰山进行封禅大典,对天地神灵报告太平并且表示感谢,感谢他们的眷顾,这才使得国泰民安、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;   另一个深层次的方面,在泰山进行大型祭祀活动象征着皇权的威严!帝王借封禅宣告天下:不是谁都有资格在泰山祭拜天地的,只有我这种受天命所托的妙人儿才可以!   有的看官看到这里可能有点疑惑:这泰山封禅不是自秦始皇才开始的吗?   现今留存的史册记载中,秦始皇确实是第一个在泰山封禅的皇帝。   但是您想啊,所有的历史大事件都不是一朝一夕就整出来的。   秦始皇某天闲着没事干,突然就想出来“泰山封禅”的活动?那是不可能的。   传说中,伏羲氏、神农氏、炎帝、黄帝、尧、舜、禹、商汤、周成王都曾经去泰山封过禅。因此我们可以推断,天子在泰山封禅的习惯于先秦时期就已经有了。   我们再回过头来,看看季氏——他的作为不仅仅玷污了泰山,更是公然地违背礼制、挑衅王权!   季氏这样的行径,夫子把他“敲打”成肉泥也不为过了!   泰山(拍手):“夫子真棒!”   孔子:“这缺心眼的熊孩子……”   泰山:“说好的人物设定呢?人家是圣洁的小公主!”   哎哟,咱不理这崩坏的人物设定了。   看完了这一期,您一定挺鄙视那些皇帝老儿吧——为了显示皇家威仪,搞什么大□□,劳民伤财!   然而,您可能没想过,这个“大□□”的初衷也是非常好的!  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?敬请留意下一章!   作者有话要说:   补发章节 第32章 上古时期的天子巡游,与您想的完全不同!   在我们的印象中,□□的皇帝们都是一样的臭屁——坐拥佳丽三千;掌握生杀大权;喜欢的时候还来个□□大典搜刮民脂民膏。真是令人讨厌得眼睛发红哇!   不要误会,眼睛发红不一定是在唯美地流泪,也极有可能是赤果果地羡慕、嫉妒、恨!   看着后代吃瓜群众这等模样,上古的贤君们十分爱怜:“唉!可怜的百姓哟!想当初,我们做皇帝的时候可是爱民如子的呀,一年两次□□也是为了更好地帮助百姓,谁知道后来演变成了残害百姓呢!是哪个兔崽子这么坏!”   齐景公畏畏缩缩地走了出来,扯扯衣角小声说:“虽然我不知道大□□是从谁的任上变质了,但是,我要承认我少不经事时,也曾经有过那样的想法……”   齐景公摆出自以为文艺的姿势,180°仰望天空,追忆起往昔:“那时候我还是个好大喜功的无为青年,鼎鼎有名的晏子是我的教导主任。记得那是一个春寒料峭的早晨……”   齐景公感受着早春清晨的微凉气息,诚实地打了个寒颤,哆哆嗦嗦地穿戴整齐。他扫一眼院子里的日晷,在一桌子珍馐中抓起炙烤羊腿,叼着羊腿赶往教导主任办公室。   后面的侍从急忙拾掇起林林总总的食器,跟上主子。   您要知道周朝贵族们吃饭非常讲究:食物和季节是相应的;不同食材要放置在不同的食器上;天子诸侯吃饭时乐师得演奏音乐……   齐景公把最后一口羊腿子肉咽了下去,和晏子见礼。   两人坐下以后,齐景公努力掩盖住内心的激动,拿捏着十分好学、诚恳的语气首先提问:“我想到转附和朝儛这两座山去巡游,沿着海岸一路向南,最后去到琅邪。我要怎样安排才能够比得上古代贤君的巡游呢?”   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:“吾欲观于转附、朝儛,遵海而南,放于琅邪。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?”   齐景公其人呐,将一颗心都放在恢复霸业上!他看着先祖齐桓公的光荣事迹,总是心痒痒。所以,齐景公对于霸王们做的事情都非常感兴趣,看见以往做天子的总要出宫巡游,他也觉得:大□□这么气派的事情,怎么能少的了我呢!   不过,人无完人,我们前头说过齐景公好大喜功,因此他也是一个喜欢享乐的人。他的臣子中有像晏子这样的正面例子,也不乏反面教材。   这样的朝臣班底也不是第一次见了——有些精于帝王权术的皇帝,就靠着清官和权臣间的相互钳制,来平衡起一个稳定的国家。至于齐景公,他属不属于这一类型的君王呢?这就难说咯。   晏子很清楚这个君主打的小心眼,而自己既然作为彻底的正面例子了,那当然得劝谏。   晏子首先给了齐景公一个甜枣:“您这问题问得真好!”   他接着又做好铺垫工作:“天子到诸侯国视察叫做‘巡狩’。巡狩,指的是亲自检查臣民有没有守护好疆土;诸侯去朝见天子叫‘述职’。述职,就是向上级报告他的工作成效。”,然后毫不留情当头一棒敲下去:“无论是‘巡狩’,还是‘述职’,无一不是和工作有紧密关系的。”   其实,晏子在这里很委婉地表示:大王,您想要去“出差”,根本就不是为了办正事。   子对曰:“善哉问也!天子适诸侯曰巡狩,巡狩者巡所守也;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,述职者述所职也。无非事者。”   吃瓜群众:呵呵!照你这么说,天子巡游是为了办正事咯?   晏子:没错!   原来呀,古时候的大巡游是一年两次的。   春季的巡游叫“游”,天子巡视百姓的耕种情况,对粮食不足的家庭给予补助。   秋季的巡游叫“豫”,天子巡视百姓的收获情况,对收成欠佳的家庭给予帮助。   难怪以前夏朝的歌谣这么唱:“吾王不游,吾何以休?吾王不豫,吾何以助?一游一豫,为诸侯度。”   意思是:大王春天不来巡游,我怎么能得到休息?大王秋天不来巡游,我怎么能得到补助?一个春游一个秋豫,足以作为诸侯的法度。   但是自东周诸侯割据开始,春秋两季的巡游就不再是那么一回事了。   国君一出游就兴师动众,索取粮食。饥饿的人得不到粮食补助,劳苦的人得不到休息时间。百姓们侧目而视,个个怨声载道,于是乎也不再遵守法规了,盗贼群起。这种性质的巡游违背了天意,在虐待百姓。国君吃着流水宴,这简直是荒唐、不加节制,诸侯应该引以为忧啊。   其实上面描述的情况,也不止一次地反应在文学作品上了:   唐朝杜甫的诗写道:“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”;   外国小说《饥饿游戏》有这么一幕:都城的贵族奢侈到吃饭时需要使用催吐剂,以便吃到更多食物。与此同时,平民区的人根本吃不饱,需要递名字参加杀人游戏才能换得粮食,名字递得越多,被真正抽中的几率就越高。在游戏中杀掉其余的所有人才能获得冠军,生存下来。可笑的是,这个杀人游戏只是都城贵族的娱乐项目,就和赛马、赌球一个性质。   其实,别说平民百姓了,到了后来,连大户人家也难以避免了。   像《红楼梦》里面的贾家,也就是清朝现实中的江宁织造曹家,曹家原本家大业大,虽说子孙不肖,家族没落是迟早的事情,但是真正加剧了曹家没落的,正是康熙皇帝的巡游!   康熙六下江南是妇孺皆知的,其中四次都是曹家接的驾。《红楼梦》16回可见。   皇帝虽然会赐下金银给接驾的家族,但是,这种御赐的金银是不能使用的,只能供奉起来。所以,曹家相当于是自掏腰包接驾了四次,亏空非常大!   当然了,外人不知道这些,他们都艳羡曹家,觉得他们既得了接驾的殊荣,又得了金银,简直是祖宗积德。只有曹家的一把手、二把手才知道个中艰难,王熙凤频借高利贷也是因为这个原因。   回到春秋时期,齐景公听了晏子的话以后非常喜悦,他决定要与众不同!齐景公在都城内作了充分的准备,然后去往郊区山野,打开仓库,赈济贫困的百姓,学着上古贤君补助收成欠佳的百姓。   您瞧瞧,比起齐景公当初华而不实的巡游设想,他最后做的可谓是很对得起百姓了。这其中不乏晏子的功劳,关键还是齐景公知道了自己的错误能立刻匡正。在巡游这件事情上的处理,比起和他同时期的诸侯“有了过错只会放任事情恶化”,齐景公的态度简直是业界模范!   经过本章的阅读,聪明的看官大人也清楚了天子巡游原本是一件好事了吧?   果然,历史在进步,人的野心也在膨胀啊!   不,我没有资格说这个话,我想吃遍天下肥鱼肥鸡肥鸭肥鹅肥羊肥牛的野心依旧在飞速增长!   不说那么多了,为了清醒地认识自我,我决定明天蒸条肥仔鱼来试验一下!   晚安!   注:详细古文可见《孟子·梁惠王章句下》第4节 。   作者有话要说:   看官大人久等了!懒惰的小屁孩回来了,此章为补发章节,写于3月11日。   感谢读者“。”和“131415”的大力支持!   (被禁了,换成“赤果果”了,不知道行不行) 第33章 学生公然询问美女之事,老师竟这样回答……   好不容易在《八佾第三》里甩开了季氏这只兔崽子,孔子立刻就变回翩翩夫子,和学生探讨《诗经》,恢复阳春白雪的优雅姿态。   子夏问曰:“‘巧笑倩兮,美目盼兮’,素以为绚兮,何谓也?”子曰:“绘事后素。”曰:“礼后乎?”子曰:“起予者商也,始可与言《诗》已矣。”   ——《论语·八佾第三》第八则   子夏请教孔子的是《诗经》里的两句诗——“巧笑倩兮,美目盼兮。”   这里就要引出一位先秦美人来了,这个美人儿大家也熟悉,她就是齐女庄姜。   硕人其颀,衣锦褧衣。齐侯之子,卫侯之妻。东宫之妹,邢侯之姨,谭公维私。   手如柔荑,肤如凝脂,领如蝤蛴,齿如瓠犀,螓首蛾眉,巧笑倩兮,美目盼兮。   硕人敖敖,说于农郊。四牡有骄,朱幩镳镳。翟茀以朝。大夫夙退,无使君劳。   河水洋洋,北流活活。施罛濊濊,鳣鲔发发。葭菼揭揭,庶姜孽孽,庶士有朅。   ——《诗经·卫风·硕人》   子夏紧接着问的是——素以为绚兮,何谓也?   首先,一纯要说明的是“素以为绚兮”句。   很多翻译把这句话纳入前面诗经的部分,说这句是逸诗。最终呈现的是下面这么一个格式:   子夏问曰:“‘巧笑倩兮,美目盼兮,素以为绚兮’,何谓也?”   私以为不然。   今本的《诗经》不是足本,有些词句散逸了,前人称之为“逸诗”。   据我个人判断,这一句“素以为绚兮”不是逸诗,而是子夏对这首诗的整体提炼!   您瞧啊,要是把这句“素以为绚兮”加入原文,不但①格式被破坏,而且②与前文不搭,③严重破坏整首诗歌的意境。   ①《硕人》这首诗歌格式一直保持着“四字半句,八字一句”的整齐格式,总共有四段内容。突然在行文至半时,插入一句五个字的“素以为绚兮”,实在匪夷所思!   ②《硕人》第二段都在细细描绘庄姜的容貌,从手指到额头无一巨细。突然,在后面紧跟一句“素以为绚兮——素然是最美丽绚烂的”,前头半点铺垫都没有,不觉得很突兀吗?   ③细细品读《硕人》这首诗歌,作者描绘一个贵族女子出嫁的场景,笔调却毫不庸俗富气,倒有一股自然率真之气。   我们□□人无论是作诗,还是写文,甚至弹琴,都很喜欢用一种节奏——“缓起,紧中,慢收”。收尾虽然慢,通常却有一种更舒畅高远的意境出来,因此收尾总是一个重点,作者想传达的情感多数就蕴含在其中。   回过头来再读《硕人》:   第一段阐述庄姜的身世,算是缓起。   第二段以细腻柔顺的笔调描绘庄姜的容貌,步入紧中阶段。   第三段对婚嫁场面的描写极具张力,十分的热烈、喜庆,满目朱红色——紧中。   结尾第四段,镜头一转,状似无意地写起了自然环境,什么流水哗哗,还有肥鱼啪啪呀,节奏渐渐慢下来,带着方才心驰神荡的余韵来看大自然,觉得微风拂过,那叫一个心胸开阔。   整一首诗歌传递出了率真自然之气,这是要靠读者通篇细读后才能整体感知的。   如果作者在行文至半时就提纲挈领,说一句“素以为绚兮”,岂不生涩?也太不符合作者文笔精妙、文风自然、俨然一个作诗高手的人物设定了吧?   由以上的推论,一纯觉得“素以为绚兮——素然率真是最为美丽绚烂的”就是子夏在读完《硕人》篇以后的整体提炼。   至于“何谓也”,倒还不是真心询问之意,不过是问问老师对自己这个答案怎么看、有些什么指点罢了。   您可别忘了,我们以前的文章说过,子夏是文学科的高材生!   孔子人精似的,怎么不明白学生的意思呢?   老夫子以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比喻回答了子夏——“绘事后素。”   哎呦呦,本来前面的“素以为绚兮”就已经众说纷纭的了,这会子,老夫子一个顽皮,坑死了后代无数研究《论语》的人。   为了这一则,一纯查了很多资料,经过反复推敲,才敢写下这一期的文章。   刚刚的“素以为绚兮”是一处难点,这会儿“绘事后素”也是一个难点。   首先,作为一个细读了整部《论语》的娃,我可以拍着胸脯说这么一句话——孔圣人很喜欢以比喻的手法来讲述哲理。“绘事后素”就是其中一个案例。   脑袋瓜子稍微转差了一点,可能就和原义差天共地。这也是为什么《论语》的释义五花八门的原因。   一纯不敢说自己的释义有多么正确,不过是一点个人揣摩得出的想法而已。   我们来看“绘事后素”。   这句话的翻译真真要搞死个人!   一纯必须拎出朱熹老爷子来□□一下,朱老爷子的集注大多数还是不错的,但有些地方就不敢苟同了,就好比“绘事后素”的朱注:“‘绘事’,绘画之事也。‘后素’,后于素也。”   不论具体意思,就在文字层面来讲,我就十分不赞同“后素”的解释——人家原文是“后素”就是“后素”,你凭空加了个“于”!这样直接导致“素”的顺序变更,是极其不严谨的!   如果按朱熹的说法“绘事后于素”,孔夫子为什么不说“先素后绘”呢?   回到正题,我们应该如何理解“绘事后素”?   咱们撇开隐喻不提,先搞清楚这句话的字面意思。   一开始,“绘事”的理解可难倒我了!这古代绘画的工序我没留意过,一点也不知道哇,也找不到查找的方向。   幸好,我平时喜欢研究中国古代服饰,我记得曾经在《粉黛罗绮》这本书里读到过先秦服装的用料和款式,那一部分有提到:商周时期的衣服多数是“草石并用”,将植物染液涂画在衣料上,配合有颜色的矿物颜料描绘图案。   这跟绘画可是搭上边了!我立马去翻阅这一本书,果然找到了线索!   原文是这样的:   《诗经》中女子制衣的用料已很多样,再经由练染、画缋、纹绣使得衣料更加丰富,并向着更加精美的方向发展。画缋工艺常“草石并用”,即在草木染的衣料上用调和后的矿物颜料涂绘成各色图案。同时,画缋与绣往往共同使用。   然后,书里提到了一本古书——《周礼》,这本古书是我们研究周朝绘画工序的最直接史料!   《周礼·冬官考工记第六》里讲得很清楚:“画缋之事,杂五色。东方谓之青,南方谓之赤,西方谓之白,北方谓之黑,天谓之玄,地谓之黄。青与白相次也,赤与黑相次也,玄与黄相次也。青与赤谓之文,赤与白谓之章,白与黑谓之黼,黑与青谓之黼,五采,备谓之绣。土以黄,其象方天时变。火以圜,山以章,水以龙,鸟兽蛇。杂四时五色之位以章之,谓之巧。凡画缋之事后素功。”   最后一句“凡画缋之事后素功”,是不是和“绘事后素”很像呢?这根本就是一个意思嘛!   上面提到的青赤黑玄黄五色都是比较重的颜色,画好这些了,最后再上白颜色(素)勾勒才不会被覆盖;同时因为白颜色亮度高,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,因此放在最后。   这句“绘事后素”的翻译就很清晰了,那么它的暗藏意思其实也就迎刃而解了。   我们刚刚才分析完《硕人》传递出来的是一股率真素然之气,这个地方孔子虽然用绘画的工序来做了个比喻,但“素”这个字才是关键所在呢!   “绘事后素”,意思就是说:孔子最欣赏素然率真之气了!无论你拥有多少种颜色,白色才是最关键的、最重要的、最值得推崇的,当然,也是最绚烂的!   子夏得到了老师的答复以后,并不止步于此,他脑袋瓜子灵活,立刻联想到学习的重点——“礼”上面去了。   所以他问:“礼后乎?”   这句话的翻译同样整死了不少人,不少翻译是这样的:“‘礼’也应该放在后面吗?”   然后,一堆人又争论得面红耳赤:既然“礼”要放在后面,那什么要在前面呢?有人说“德行”,有人说“秩序”,答案五花八门,实在是令人啼笑皆非。   咱们翻译这句“礼后乎?”时,不可拘泥于字面意思。   这里很明显,“后”不是指放在后面,而是指代了前文同样置于后的“素”,也就是素然率真之意。连起来翻译就是:礼(的实践)也应该素然率真吗?   而且,这种翻译是有旁证的:孔子对礼的态度。   其一,无论什么时候,孔子都是大力推崇礼乐的,又怎会把礼放在后头呢?   其二,前一期我们讲“林放问礼之本”一则的时候,孔子就明确表示:礼,与其奢也,宁简;丧,与其易也,宁戚。意思是,礼乐,与其奢侈,不如从简;丧礼,与其置办周全,不如内心真正哀恸。   这不就是孔子对礼的真正想法吗?   一字以蔽之,曰:素。   感谢您的阅读!   作者有话要说:   看官大人久等了!懒惰的小屁孩回来了,此章为补发章节,写于4月1日。   感谢读者“。”和“131415”的大力支持! 第34章 竟然有人质疑孔子不知礼?   又到了星期六,一纯决定偷个懒,咱们今天不讲长篇大论,来看一则挺有趣的短小君。   子入太庙,每事问。或曰:“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?入太庙,每事问。”子闻之,曰:“是礼也。”   ——《论语·八佾第三》   孔夫子进入太庙的时候,做什么事情都要经过询问。   这个太庙,指的是帝王的祖庙。   大家伙都知道,孔夫子曾官至鲁国大司寇。   大司寇,是在中央政府执掌司法权的最高长官,在当时是一个大官。   因此,孔子是有机会进入到太庙里的。   但是,为什么孔子在太庙里的一切行动都要经过询问呢?   孔子不是春秋时期公认的礼仪专家吗?他明明非常熟悉周礼,为什么还要询问太庙里的主持呢?他应该清楚全套的礼节啊!   哎,当时有人也这么质疑了:“谁说邹县的那个人很懂礼的?进入太庙,做什么事都要问别人。”   在这里,“鄹人之子”就是指孔子,孔子的家乡在曲阜东南,那里古时候是一个叫“鄹”的县邑。   孔子听闻,也不恼怒,他说:“这正是知礼的表现。”   孔子“每事问”的行为确实是礼节充分的表现。   您想啊,孔子固然有知礼的美名在外,但他实际的官职是掌管司法的大司寇,跟宗庙之礼毫不沾边。   因此,尊崇《周礼》上要求人们要各司其职、谦虚谨慎的礼法,即便孔子再知礼,在别人的职务范围也不能随意行动。   孔子这种给予别人尊敬的守礼行为,落在不懂礼的人眼中就变了味儿,还以为是:孔子笨笨的,不知道该怎么做,因而询问他人呢。   所以呀,我们要锻炼出长远的目光,透过现象看本质;自己没有十足把握的事情上,不要肆意言论。不然的话,不仅仅会造成他人的名誉伤害,更加将自己的无知展露得一清二楚。   今天就到这里,下章见!   作者有话要说:   本章是补发章节,短小君,写于4月8日。   感谢读者“。”和“131415”的大力支持! 第35章 孔子最为守护的东西竟惨遭挑衅!   《八佾第三》里的内容基本上都和礼制有关,除了之前重点讲过的反面教材季氏以外,还有一大批人奋勇争先地违背礼制!   要知道,孔子的毕生愿望就是恢复礼乐教化,以重现周公时代的平安岁月,使得天下万民能够安居乐业。   所以,在礼坏乐崩的春秋战国之交,可怜的孔夫子屡屡遭到挑衅。   为了更真切地呈现出当时的社会风气,也为了让大家更深层地体会孔子遭到的压力,今天,我们再来看相关的两则内容。   子曰:“禘自既灌而往者,吾不欲观之矣。”   ——《论语·八佾第三》第十则   孔子(捂着脸):“禘祭,从‘既灌’这个环节往后,我都不愿意看下去了。”   感觉最后一句用粤语说更带感,注意拿捏好三分无奈、七分鄙夷的语调——“真系冇眼睇咯!”   首先,跟您解释一下“禘祭”是什么活动。   在《礼记·祭法》中有相关记载:“殷人禘喾而郊冥,祖契而宗汤。周人禘喾而郊稷,祖文王而宗武王……七代之所以更立者:禘、郊、宗、祖,其余不变也。”   上古至夏商周三代在祭祀方面有四个大型活动:禘祭、郊祀、宗祭和祖祭。其中禘祭排在首位,可见其重要性。   禘祭,是古代帝王祭祀始祖的大祭。   注意哟,这里的“始祖”是指同一血脉的家族认可的源头祖先。   我们回到文本进行详细说明:周人禘(名词作动词)喾而郊稷,祖文王而宗武王。   众所周知,周朝奠基者是周文王,您找找文王的位置在哪?没错,“祖文王”的意思是周代的祖祭祭的是文王。   而我们今天的主角“禘祭”祭的是谁?   答案是:喾!   这人是谁呀?我咋不知道他呢?这字儿咋读呀?   或许很多看官已经满肚子疑问了,甚至有心人还能发现:这《礼记》上商朝和周朝的禘祭对象居然都是喾!这个喾是何许人也!   哈哈,请您拿出rap的感觉往下读,问题的答案全都在里面。   喾/他有个酷酷的读音/请跟我一起念“ku”!   姓姬名俊高辛氏/住在商丘某一户。   三皇五帝排第三/黄帝是他曾祖父。   束发之年佐颛顼/聪明能干人皆慕。   而立之年登帝位/顺天爱民两不误。   你问/他因何作两代始祖?   正妃有子周祖弃/次妃生子商祖契。   子孙争气创佳绩/后世黎民甚欢喜。   (一纯原创打油诗)   所以,您知道为什么商朝和周朝的禘祭对象居然都是喾了吧?   人家不仅治国厉害,连生孩子方面也毫不逊色:生的嫡子弃(后稷),是周朝姬氏始祖;庶子契,是商朝姒氏始祖。   喾的传奇人生就介绍到这里,一纯正努力地把正题扯回来,咱们继续说“禘祭”的事情。   孔子不是说都没眼看禘祭了嘛,一纯觉得这里面有两层因素导致孔子没眼看:   第一、《论语》原文说孔子没眼看的部分是“禘自既灌而往者”——“从禘祭的‘既灌’这个环节往后”。   既灌,一般认为是祭祀中第一次献酒的那个环节。   禘祭,作为一个大型祭祀活动,其中的环节应该挺冗长繁杂的,即使我们无法得知祭祀的详细流程,但我们可以根据现在祭拜祖先的大致环节推测,无论洒酒是第几个环节,首先都应该先献上祭品。   这里孔子说从“洒酒”开始往后就没眼看,不免引人浮想联翩——说不定是没注重献给始祖的祭品,反而一味向始祖祷告索要,这样的话太不尊重始祖了。   当然,第一点推测只是我们的猜想,但是,接下来的第二点可就绝对有证据可依靠了。   第二、禘祭是只有天子才可以主持的,而孔子却对此很不满,可见恶性事件又来了——有人逾礼!估计又是野心勃勃的诸侯之流干的好事。   据《礼记》记载:“王立七庙,一坛一墠,曰考庙,曰王考庙,曰皇考庙,曰显考庙,曰祖考庙……诸侯立五庙,一坛一墠。曰考庙,曰王考庙,曰皇考庙。”   古时候,阶级很明确,无论什么事情物品都有数量限制,祭祀也一样。   为方便大家理解,我给大家列个祭祀权利示意图,您就能直观了解天子和诸侯等级的差别了:   通过比对各阶级的宗庙祭祀规定,我们得知只有天子配有祭祀始祖的权利,那么自然禘祭也是只有天子可以主持的了!   对此,孔子的态度也是很明确的:   或问禘之说。子曰:“不知也。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,其如示诸斯乎!”指其掌。   ——《论语·八佾第三》第十一则   有人询问孔子关于禘祭的规定。孔子说:“我不知道。知道这种规定的人,对统治天下来说,就像这样容易了!”(一面说一面)指着他翻转的手掌,意思是易如反掌。   孔子的这种回答表明了自己的立场,他永远是站在周礼这一方的,同时他也表达了对逾礼者无声的谴责。   更准确的说,他永远站在人民的这一方!   孔子之所以那么渴望恢复周礼,不过是看到了周文王统治时期百姓安居乐业,因此固执地认为实施周公的那一套就能使天下安定,虽然后世人或许认为这一种固守没能解决实际问题,但您只要看着孔子维护礼乐的言论行为有多少,就能明白他爱天下众生的心究竟有多深沉!   毕竟,逾礼的人不就是想获取更多的私人利益嘛,又怎么会体会、关心、呵护黎民百姓呢?   所以,孔子穷尽一生所守护的不仅仅是周礼,更是所有百姓啊!正是这种大爱精神滋养着中华民族走过了几千年的岁月,至今不衰!   大爱夫子!   作者有话要说:   补发章节,写于4月15日。   感谢读者“。”与“131415”的认可和支持! 第36章 精彩!看孔子如何巧拒拉拢势力   众所周知,中国人讲话比较委婉,喜欢绕着圈子表达意思,这种行为习惯是几千年来慢慢趋于固定完整的。   我们现代能探测到的历史早期时代,先秦人就已经很善于委婉表达了,他们喜欢用比喻来引出道理,也喜欢引用典籍来辅助说明。   因此,历史上也出现了很多有趣的对话,我们今天就来看看位于《论语》里的一处。   王孙贾问曰:“‘与其媚于奥,宁媚于灶’,何谓也?”子曰:“不然,获罪于天,无所祷也。”   ——《论语·八佾第三》第十三则   王孙贾(gu,同“古”音)是卫国大夫,他问孔子“‘与其奉承奥神,不如讨好灶神’这句俚语是什么意思呢?”   看官是不是觉得有些奇怪:这人怎么一来就请问市井俗语呢?又没有什么预兆,突然就问了这么一个问题,真是搞不懂。   读《论语》的麻烦之一就来自于它是编纂孔子语录的书籍,排序不按时间先后,每一则单独成立,却又没有时间标注。   所以,我们只好通过已知信息大致推断历史时间了。   王孙贾,是卫国灵公时期的大夫。提起卫灵公,熟悉这段历史的看官就清楚了,这正是孔子周游列国的时间。孔子离开本国以后就前往卫国,希望能得到重用以便发扬周礼。   卫灵公给孔子蛮高的待遇,但没有给他参与政事的权利。   大致了解这段历史背景以后,我们回过头来看看王孙贾问的话:与其媚于奥,宁媚于灶。   这里有两个神灵出来了:奥神和灶神。   奥,指房屋西南角,古时祭祀神灵时尊者居坐之位。   灶,厨房灶头,不消多说。   通过比对,我们发现奥神的地位要更高,但,王孙贾的语意明显是把灶神放在更高位置了,这又怎么理解呢?   敏锐的看官已经察觉王孙贾的用意了——他这是把国君比作奥神,自己比作灶君呢!   春秋战国,权利下移已成大势,一国之君空有名头,实权基本掌握在臣子手里,君臣呈对立面关系。   王孙贾看见孔子不被卫灵公重用,于是想把他拉拢到自己的阵营,但又不好明说,于是借俗语打了比喻,想试探孔子呢!   不得不说,这王孙贾的比喻真是贴切又恰到好处。   奥神是最尊贵的,但是他不直接和民众打交道;灶神虽然地位不如奥神,但是他掌管厨房,和民众的吃喝有直接关系。   这两位神灵的情况可不正好像春秋的君主和臣子嘛!   而且,您看王孙贾用“媚”这个字眼,而不是“祭”、“祭、祀”等语,足见他不是要问祭祀神灵的问题,而是借此探孔子的口风。   嗨,孔子何许人也,自然也听出了他的话外之音,因此他先说:“不然。”以表明态度。   接着说“如果得罪了天,那就没有地方可以祷告了。”更是直接反对王孙贾的做法啦。   《诗经》有句话是这么说的“永言配命,自求多福”——“大家常常说要配合天命,自己求得更多福气”。每个人对天命都有自己的理解。   孔子的天命就是复兴周礼,周礼对社会阶级、秩序是很讲究的,因此孔子自然是反对越过君主讨好臣子的行径的。   孔子巧妙地回应背后是如此的坚定不移,看来,王孙贾只能悻悻而去了。   脑补孔子扬天长笑的样子,一纯大笑三声,给您一个飞吻,咱们下一章再见!   作者有话要说:   补发章节,写于4月22日。   感谢读者“。”与“131415”的大力支持!O(∩_∩)O~~ 第37章 皮革作箭靶:你所不知道的皮革秘密!   众所周知,孔子教授给学生六艺——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数。   2500多年前,风和日丽的某一天,孔门弟子齐聚小广场。不要误会哈,他们并不会跳广场舞,而是比赛射箭来了。   有人的地方,就有江湖,比赛射箭的人自然也是喜忧参半了。   孔子很适时地出来安慰一众弟子:   子曰:“射不主皮,为力不同科,古之道也。”   ——《论语·八佾第三》第16则   孔子说:“射箭时射不中靶子,是因为各人的力气大小不相同,这是自古以来的道理啊。”   孔子的温和儒雅不消多说,刚好今天的重点也不在他身上。   重点是,可能很多看官在看到第一句“射不主皮”的时候,就有点懵圈了:射个箭怎么还牵扯到“皮”了呢?   原来呀,这个“皮”是有很多释义的。   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:动植物表面的皮层组织——这是“皮”于现代汉语中最普遍的释义。   追根朔源,我们仔细观察“皮”的金文字形:   上面是个口,表示兽首;一竖表示兽身;右边半圆表示已被揭起的兽皮;右下表人手。   所以“皮”的本义即为:用手剥兽皮(动词)。   当动词转变为名词词性时,“皮”就指代“兽皮”了。我们现代常用“皮”组词作“皮革”,其实在古代,皮和革是有区别的,带毛的叫皮,去毛的叫革。   看到这里,看官已经能想象古代人在面对皮和革时,眼睛发亮的样子了吧?在物质并不丰富的先秦,任凭谁对着皮革,那都是无法拒绝的,特别是大冬天,有一层防风保暖的兽皮,想想就感觉很温暖。   确实有史料为证哟,一纯在了解中国传统服饰时,曾读到:先秦的衣服用料有三大常见品类——麻葛,丝织品和裘皮。   可见当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皮革的制作方法,《周礼天官司裘》中也有相关记载:“司裘掌为大裘,以共王祀天之服……掌皮掌秋敛皮,冬敛革,春献之,遂以式法颁皮革于百工。共其毳毛为毡,以待邦事。”   当然啦,先秦的贵族们不局限于吃饱、喝好、穿暖。   人家也不忘时刻学习锻炼,特别是六艺,那是贵族子弟的必修课。   所以,渐渐的,皮革的功能也不再局限于制作衣服,而已经延伸到了射箭场的靶子上。   没错,您没有看错,是用皮革做箭靶!   别被电视剧骗了,使用古代弓箭射箭时木制靶子较硬,皇子王爷根本不会使用这种次品,要用的也肯定是软硬适中又有弹力的皮靶子啦。   说不定某些人已经掬好了一把泪:万恶的封建社会,这么珍贵的野生皮革,你说拿去做靶子就拿去做靶子了!你可知道这是多少个钱包、多少双皮鞋、多少只LV大包啊!   天子翻个白眼:寡人有钱有权又有颜,说一不二就要皮箭靶,你吹呀!   古代天子帝王处于食物链顶端,用的东西都是最好的,区区一个皮靶子算什么,人家的皮靶子还有规格呢,从高到低依次为:虎皮、熊皮、豹皮和麋鹿皮。   《周礼天官司裘》的记载就证明了这一点:“王大射,则共虎侯、熊侯、豹侯,设其鹄。诸侯则共熊侯、豹侯。聊大夫则共麋侯。皆设其鹄。”   电视剧上,那种粗制滥造的圆形木头箭靶子,只是今人照现代箭靶的模样臆造出来的。   而实际上,古代的箭靶和电视剧里的完全是两码事!   首先,古代高级箭靶都是皮制的,皮制箭靶还有个专属名字“侯”。   再来就是刚才讲过的,皮靶子有好几种规格,比如,只有天子才能拥有的虎皮靶子,即虎侯。   靶子中心,也不是电视剧上的红漆圆形,那个太低端了。据《周礼考工记梓人》记载:“张皮侯而栖鹄。”——皮靶子的中心是由天鹅皮毛鞣制而成的方皮布。   而且,古人绘制的箭靶图很清晰,箭靶明明是方形的!   电视剧怎么能整成圆形的了呢!所以说,狗血古装雷剧误人啊!   所以说,想了解历史,古装剧可是万万不能作为资料去看的!   (咱们想看电视剧可以直说,别找借口说为了了解历史哟!历史要被气死了!)   作者有话要说:   补发章节,写于4月26日。   感谢读者“。”和“131415”的大力支持! 第38章 孔门弟子中竟也有言语毒辣之辈!   一纯在开启《八佾第三》的大门时,就剧透过本篇主要内容是礼法和祭祀。   本期我们依旧延续这个话题,来看一个小剧场:   哀公问社于宰我,宰我对曰:“夏后氏以松,殷人以柏,周人以栗,曰使民战栗。”子闻之,曰:“成事不说,遂事不谏,既往不咎。”   ——《论语·八佾第三》第21则   鲁哀公请教宰我,祭祀土地神时应该使用哪种树木,宰我回答:“夏朝用松树,商朝用柏树,周朝用栗子树,用栗子树的含义是‘使老百姓战栗’。”   孔子听闻这件事后,说:“对已经成功的事不用多说,对已然完成的事也不用再去劝阻,对往事也不必再追究了。”   请看官跟我一起画圈圈,圈出关键字——社。   《礼记》记载:“王为群姓立社,曰大社。”   意思是,这个“社”是天子为天下百姓建的神社。   我们都知道,中国古代皇权想要稳固必须抓稳两方面,一是人心,二是粮食。“社”指代百姓,“稷”指代粮食,因此我们也常用“社稷”来指代一个国家。  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,我大□□的社会形态一直都是典型的农业社会。所以,在人力即劳动力的时代,人口对一个国家来讲是非常重要的,天子必须得稳住民心,于是建立了“社”。潜台词是:你们看,我对你们很好的,千万别跳槽啊!   《礼记》中还提到:“王为群姓立七祀,曰司命,曰中溜,曰国门,曰国行,曰泰厉,曰户,曰灶。”   这前面的几个我们没听过,但最后的灶神,咱小老百姓可是相当熟悉,过年过节都要拜灶君的嘛,一纯之前还写过有关灶神的文章呢。   其实这个拜灶君的传统可是从周朝就流传下来的了,还是《礼记》的记载:“庶士、庶人立一祀,或立户,或立灶。”普通读书人、老百姓可以祭祀一个单位的神主,从户神和灶神中任意选择一个。   至于前面那些没听过的神主,老百姓不用祭祀,那些都是天子的职责。   而鲁国哀公同志就对这肩上的重担紧张兮兮,为此还专门来请教孔子的门生宰我:祭祀用哪种树木好呀?   一纯要给大家说明一下,先秦的祭祀礼节繁重,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关规定。   比如:祭祀神和鬼是有不同的。   祭祀神要用生肉配上新鲜植物(一般是蒿)香火燃烧出清香之气,神灵嗅到气味便会下凡;祭祀鬼必须使用熟肉熟食,因为古代观念中“人死为鬼”,逝者已逝,但却不会改变生前习惯,因此用熟肉酒酿招待才最为尊重。(详见《礼记·祭统》)   虽然原文没有交代这树木具体是用来干什么的,但是鲁哀公是要祭祀神灵的,再联系起以清香之气招来神灵的说法,一纯认为对话中出现的“松、柏和栗子树”是作为祭品存在的。而且,即便我没闻过栗子树叶是啥味儿,但松柏的叶子都是有香气的,这点可以肯定。   那么接下来宰我的话可就有点意思了:“夏朝用松树,商朝用柏树,周朝用栗子树,用栗子树的含义是‘使老百姓战栗’。”   要知道鲁国是根正苗红的周朝亲族,祖先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(孔子偶像),宰我却在这样家底的鲁国国君面前直损周朝“不爱民”,竟然在为百姓而建的神社中“使民战栗”,怎么看都不如前面的夏商两朝好——人家选择的树木是松和柏,不改柯易叶的常青树,以喻爱民之心坚定不移永世长存。   宰我的言下之意是:你还假惺惺地问我神社的事情,你们周天子都没想着百姓的好呢,还在这“猫哭死耗子”呢。   这话真是尖锐,宰我果然是言语科高材生,讽刺人还引经据典的。同是言语科高材生,比起我温润正气聪慧有气质的子贡君,宰我那人差远了,此人偏激,而且嘴巴也忒毒辣。   孔子听闻这件事后,估计也是没脸看了:“这话谁听谁尴尬啊!人家国君再怎么没权势也好歹是一国之君啊。”   于是就狠狠地教育宰我:已经过去那么久远的事情就不要再揪着不放了,人家周朝祖先选择的栗子树,关鲁国国君什么事,哀公同志躺枪躺得很不甘心啊!而且,不止在这件事情上,在别的时候也不应该揪着已成过去式的错误不放,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,也不是一个大气包容的人会干的事情!   尽管孔夫子苦口婆心,但是,以我对宰我的了解程度来看,这家伙估计对老师的教导是左耳进右耳出的了。   我们千万要以宰我为警戒,就拿“既往不咎”这件事来说,不论对人礼不礼貌,揪着过去不放都无法改变事实的了,别以为大发一通言论就显得自己很厉害,别人往好处说,咱也只能得到“马后炮”这样的评价,而最常见的情况就是:别人已经把咱恨上了!   最后,以一个趣味性知识选择题轻松结束本章。答案会在下一章“作者有话说”里公布。   本文提到了“松树”这种植物,请问在黄山风景区中没有以下哪棵松树?   A 送客松   B 留客松   C 陪客松   欢迎看官在评论中回答这个问题~   作者有话要说:   补发章节,写于4月26日。   感谢读者“。”和“131415”的大力支持! 第39章 孔子竟是这样评价管仲的!   哈喽,看官好,又到了周六的节目时间,一纯一如既往地扒拉着孔夫子,威胁他加班来上节目。   孔子看着我凶狠如狼的眼神,一个踉跄。   一纯“啪啪”地拍着台本:“夫子你要整点劲爆的内容才行呀,像“怒怼季氏”那一期收视率就不错啊……这个社会不比你那个时候,没点猛料都莫嘚个人点击咯!”   孔子捋捋胡须,不就是怼个人嘛,老虎不发威你当我凯蒂猫啊!   子曰:“管仲之器小哉!”或曰:“管仲俭乎?”曰:“管仲有三归,官事不摄,焉得俭?”“然则管仲知礼乎?”曰:“邦君树塞门,管氏亦树塞门;邦君为两君之好,有反坫。管氏亦有反坫,管氏而知礼,孰不知礼?”   ——《论语八佾第三》第22则   孔子开启嘴炮模式:“管仲此人的器量真是狭小呀!”   有人就说:“是不是因为管仲节俭啊?”管仲怎么看都是一个正面例子嘛,怎么可能小气呢,会不会是因为节俭而显得小气了呢。   孔子冷笑:“他有三处房产,家里的执事和女仆也是一人一职而不兼任,怎么谈得上节俭呢?”   一纯只想问:一个萝卜一个坑,管仲你付工资的时候不会心疼吗?这是有钱多到花不完的节奏啊。   那人心里估计也是这么想的,但依旧无法接受管仲是个反面例子,于是又问:“那是不是因为管仲知礼啊?”   嗨,一纯一听这话,就知道提问的人不了解孔子啊,孔夫子主张“礼,与其奢也宁简”!这下要触到雷点了。   果不其然,孔子怼回去:“国君在门口设立大照壁,管仲也在家里设立照壁;国君与别国国君举行会见时,在堂上设有放空酒杯的台子,管仲也享有这个台子。如果说管仲知礼,那么还有谁不知礼呢?”   千万不要和孔子争论礼仪的事情,人家秋官大司寇“掌建邦之三典,以佐王刑邦国,诘四方”,本就够厉害的了;孔子还一心想着恢复礼乐,各种大小礼节别提多熟悉了。   一纯假扮孔子来详细补充一下刚刚出现的两个词,“塞门”和“反坫”。   “塞门”就是照壁,两边不连接其它墙体,像一个屏风,不过是一石砌屏风。   对于天子皇帝来讲,家门设一个大照壁可以遮挡外人视线,更显威严,故宫里的九龙影壁就皇家照壁的;   对于士大夫阶层来讲,家里设立一个屏风,可以阻挡一些外邪,也相当于是身份的象征。   孔府里也有与照壁同用的屏门重光门,但规格较天子小,而且是在孔子身后皇帝赏赐的恩典,和管仲的情况不同。   我们都知道,周礼对每一阶层的规定都很详细明确,在“屏风”的使用上也有明确规定:“ 天子外屏,诸侯内屏,大夫以帘,士以帷。”   管仲功劳再大身份也还是大夫阶层,即便国君给你配享塞门的权利,也应该婉拒——这是孔子的看法。   “反坫”也是这个道理。反坫,全称“反爵之坫”,“爵”即酒杯。春秋时,两国国君会面洽谈,相互敬酒一饮而尽之后,放置空杯子的台子就是反坫。   不难想象,管仲功劳大,国君可能也赐给他这个恩典了,而在特讲究礼节的孔子看来这又是很不妥的。   正当您以为孔子看不惯管仲的时候,不等您唏嘘两声,孔子就收口了。圣人之所以为圣人,是因为比常人要拎得清,不主观臆断,不太受个人恩怨影响,全面地看待人和事。   孔门弟子大概是以为孔子跟管仲不对盘,于是也说起了管仲的不足!一纯坏心眼儿地想这些家伙不会是潜意识里想讨好孔子吧,什么“朋友的敌人是敌人,敌人的敌人是朋友”的闺蜜信条,十足小女生的友谊模式啊!   子路曰:“桓公杀公子纠,召忽死之,管仲不死,曰未仁乎?”子曰:“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,管仲之力也。如其仁,如其仁!”   ——《论语·宪问第十四》第16则   子贡曰:“管仲非仁者与?桓公杀公子纠,不能死,又相之。”子曰:“管仲相桓公霸诸侯,一匡天下,民到于今受其赐。微管仲,吾其被发左衽矣。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,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。”   ——《论语·宪问第十四》第17则   子路和子贡这俩货是出了名地拥护夫子,不怪我想歪啊!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是,我最爱的子贡也伙同傻大个来非议管仲,实在想捂脸,偶像也有年少轻狂的时候啊!   先补充一段历史背景,虽然90%的看官对此都清楚得很。   齐襄公时国政混乱,有两个儿子各自出逃。   公子小白(齐桓公)阵营:鲍叔牙。   公子纠阵营:管仲、召忽。国内公孙无知自立为君,次年被杀。   小白和公子纠闻讯分别从莒国和鲁国赶回齐国。   管仲带兵截住小白,一箭射中其带钩,小白假死,趁公子纠安心不备,火速回国登基。   齐桓公登基后立刻伐鲁,鲁败。鲁人杀公子纠,召忽自杀,管仲被囚,后因好友鲍叔牙请求,桓公非但没杀他,又拜他为相。   系统提示:“叮叮——资料补充完毕。”   子路和子贡问的问题归结起来是同一个意思:同为公子纠老师的召忽自杀身亡,而管仲却不随少主而死,最后还做了杀害旧主之人的臣子,这难道不是不仁不义吗?   出乎咱们意料的是,孔子竟然做起了管仲的辩护律师。   孔子在回应子路的时候,以子路感兴趣的兵事作为切入点:“桓公多次召集起各国的盟会,不需动用一兵一卒,都是管仲在出力啊。这就是管仲的仁德,这就是他的仁德!”   嗨,您道孔子为啥不挑管仲的刺了吗,礼乐固然受孔子重视,但是设礼作乐为的是什么?为的是使社会稳定,百姓安居乐业啊!   春秋各国纷争已久,齐桓公的出现,使得动荡格局趋于稳定。而正是因为管仲的改革,齐桓公才能成就霸业,也间接地造福了百姓。   所以孔子连声感叹:“如其仁,如其仁!”   对着比子路更聪颖的子贡,孔子把话挑得更明了:“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,一举匡正天下,到了今天老百姓还依旧享受着他的福泽庇佑。如果没有管仲,我们恐怕已经披头散发、衣襟左开,变成蛮夷之人了。(管仲这样的英才)哪能像普通百姓那样恪守小节,在小山沟里自杀,而谁也不知道呀。”   哇!这番话说出来,管仲听到了大概也很欣慰吧。   很多人对孔夫子的印象就是“死板迂腐”,一纯再怎样费尽嘴皮子为夫子正名也没用,想必这一段话摆出来就是最好的正名了。   孔子自己是一个恪守礼节的人,因此在看到不合乎礼节要求的事情时总忍不住说上两句,但他没有被小节蒙蔽了眼睛,他很清楚管仲其人的能力,以及管仲对这个纷争时代的贡献。   所以,孔子对管仲的评价总的来说还是很好的,只不过看到他有违礼行为的时候说上两句罢了。   其实结合起管仲的一生,我们就明白,他和孔子不是同一类型的人,管仲不拘小节,不死守礼数,而且懂得为人处事之道,特别是辞官归隐的时机把握得非常好,纵观古今,兔死狗烹不在少数,官居高位后来又能全身而退的不外乎管仲加一个曾国藩,可见管仲是个极有智慧的人,看得清局势,进退皆宜,令后世无数人艳羡、敬仰!   不过最令人感动的还是,即便管仲与孔子不是同一类人,但他们爱护百姓的心却是十分一致的,实乃时人之大幸也!   作者有话要说:   懒人上线,本文写于5月7日……   感谢读者“。”与“131415”的支持~~~ 第40章 原来孔子的音乐造诣也很高!   想必很多人都觉得,孔子的人生就像是开了外挂一样的厉害——在生时官至大司寇、周游列国不说,逝去后还被追封作圣人,他的思想已深入中华民族的血脉,影响每一代中华儿女!   孔子不仅仅在学术、哲学、教育各方面有极大建树,人家的音乐造诣也是高的呀,玩音乐玩得可溜了。   子语鲁大师乐,曰:“乐其可知也。始作,翕如也;从之,纯如也,皦如也,绎如也,以成。”   ——《论语·八佾第三》第23则   看官别误会,这里的“鲁大师”可不是那个绿油油的系统工具哟,而是指鲁国最高阶级的乐师。大通“太”,所以其实是“鲁太师”,在《周礼》中有相关记载:“大(太)师掌六律六同,合阴阳之声。”   孔子这个本职管刑法典狱的大司寇竟然跨界,与音乐行中的首席乐师谈论起音乐了!   孔子对鲁国首席乐师说起音乐的道理:“音乐的规律和道理是有迹可循、可以了解清楚的。演奏之初,安顺和谐的样子(翕如也);继续展开下去,每个音都纯粹干净(纯如也),音节分明的样子(曒如也),连绵不断(绎如也),至最后慢慢收音,完成。”   想来,习琴者对夫子的这番话都会十分赞同,因为他太清楚一首乐曲进行到哪一部分是什么情况了。   我的古琴老师总结的琴曲规律是——缓起,紧中,慢收。可不就跟孔子的这番话一个意思嘛!   一开始的时候,缓缓而起,像鸟儿扑棱着翅膀逐渐升空一样。   到了中间阶段,一般来讲,此时的节奏是全曲里最快的,因此也特别考验弹琴者的指法精准度,有一丝杂音都会破坏曲子的美感。   准备收尾的时候,速度又逐渐慢下来了,古琴本身余韵悠长,在这个阶段弹奏又比较缓慢,于是就有种连绵不断,余音绕梁的感觉了。   孔子的总结不可谓不精准啊!   嘿嘿,您千万别以为孔子在音乐方面是业余的票友哈!别忘了“礼乐”可是配套的,孔子那么懂礼知礼,又怎么会在音乐方面偷懒呢?   如果要说孔子是票友的话,那也是骨灰级的大神票友,人家不仅对音乐的规律了如指掌,连鉴赏音乐也是非名篇不点评的!   孔子一来就挑着《诗经》的首篇,也是千古传诵的一篇进行点评:   子曰:“《关睢》,乐而不淫,哀而不伤。”   ——《论语·八佾第三》第20则   “关关雎鸠,在河之洲。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。”谁人不知,谁人不懂?   孔子曾经用一句话高度概括过《诗经》:“思无邪。”   无邪即纯正,这种纯正不偏不歪,恰好和儒家思想里最高的德行“中庸”意思相近。   我们看孔子的点评中有两个关键字“淫”和“伤”都含有过度的意思,他这里说《关雎》“不淫”、“不伤”就是很高的评价了,适度不过分可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。   特别是《关雎》讲述了一个青年对心上人热切喜爱、心心念念,求而不得的各种心思,这种甜中带酸的热恋时期,人是很容易魔障的。难得的是,通篇《关雎》没有恋爱的酸腐气息,什么为情所困、为爱痴迷都没有,文字中流露出积极健康的气息,光明正大地求取佳偶,尽力而为。要是搁在现代,谈个恋爱但求而不得的情况下,借酒消愁的不少见吧,甚至因此黑化“爱而不得便毁之”的也有案例在呀!   给《关雎》点了个赞以后,孔子又转过头来找名篇,这次的来头更大。如果说《关雎》属于儿女私情的话,那接下来的《韶》和《武》可就算在家国天下的范畴里了!   子谓《韶》:“尽美矣,又尽善也。”谓《武》:“尽美矣,未尽善也。”   ——《论语·八佾第三》第25则   在《风俗通义校注》中有这么一段话:“夫乐者,圣人所以动天地,感鬼神,按万民,成性类者也。故黄帝作《咸池》,颛顼作《六茎》,喾作《五英》,尧作《大章》,舜作《韶》,禹作《夏》,汤作《护》,武王作《武》,周公作《勺》。”   礼乐是上古天子施行仁政的配套工具,实行教化的最佳选择。   上古时期,每一个赫赫有名的天子都拥有一套自己的大型乐舞,比如:舜有名叫《大韶》的大型舞蹈,《韶》是其中的乐曲;周武王有名叫《大武》的大型舞蹈,《武》是其中的乐曲。   据闻秦始皇平天下后,六代的庙乐中仅《韶》和《武》被保留了。可见,能被孔子鉴赏点评的都不是凡品啊!   然而,经过千年的岁月,《大韶》和《大武》的乐曲已经散逸,《大韶》没有任何遗留乐章,《大武》仅剩第二乐章的一部分,也就是今天我们能看到的《诗经》中的《武》了。   于是乎,我们只能通过先人的描述大概感受一下《韶》了。   《史记·夏本纪》:“舜德大明,于是夔行乐,祖考至,群后相让,鸟兽翔舞,箫韶九成,凤凰来仪,百兽率舞。”   哇!怪不得一纯感觉《韶》很熟悉了,感情《箫韶》就是《韶》的别称,我们古琴曲中有一曲便叫《箫韶九成》。   而且,很多古风修仙文、宫斗文里都会使用“箫韶九成”这个元素呢,主角集齐九章《萧韶》弹奏就能引来凤凰仙子,哈哈,还颇有点“集齐七颗龙珠,召唤神龙”的刺激感。   还有《左传》中记载吴公子季札对此套乐曲内容和意义的评论:“德至矣哉,大矣!如天之无不帱也,如地之无不载也。虽甚盛德,其蔑以加于此矣,观止矣。”   看当时人对《韶》推崇备至,以及他们描述的那个震撼场面,一纯也很想穿越回去见识见识啊!想想也是,人家舜可是千古公认的贤君,作出来的乐章自然是场面盛大之余,传播的思想也是很积极正向的!这便是孔子点评的“尽善尽美”之意了。   至于武王呢,从他的谥号来看就知道他是以武力稳固江山的,因此《武》这个乐曲也是在歌颂武王克商的丰功伟绩,并没有传播仁德思想。比起舜,孔子觉得武王的精神境界还不够高,《大武》自是场面恢弘的,然而武王终归是靠武力征战得天下,未能尽善啊!   作者有话要说:   5.17的文章……网速好慢…… 第41章 经典即时尚:世界潜藏的规律“中庸之道”   美,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渴望得到的。千百年来,人们除了修炼心灵美,同样也很在意外表的美丽,他们通过穿衣打扮来实现这种美。   但是,在当今的时尚圈中,各路牛鬼蛇神齐聚一堂,什么“下半身失踪”、“内衣外穿”以及“袜子配凉鞋”,令一纯不禁想问:“这真的就是美了吗?”   其实,一百多年前的德国哲学家西美尔已经给出了一点方向。   他在《时尚的哲学》一书中,对人们不断追求新颖、奇异服饰的行为进行了剖析,他认为这是来源于两种心理的影响:   一、从众心理。人类是社会性动物,过群居性生活。当一个人想要融入进某一群体,追求那一群人的认同,那么该群里或言行或装扮,就都会去仿效的。   二、出众心理。人类除了群居性动物以外,还具有个人独特性。因此,人的内心总是会希望有别于他人,独一无二,穿着上也要彰显个性,与众不同。   在这两种心理的相互作用下,人们追捧时尚,其中有审美决定的一部分,更多的是心理带来的影响。   至此,我们可以回答刚才的问题了,各种奇葩的服装元素,每一种都是美的吗?   非也。   我认为,当今时尚圈,有很大一部分服装是人们为了满足“出众心理”而创造出来的,因而不需要美感,只追求标新立异,甚至创造之初为的就是博人眼球,怎么古怪怎么来。   而另外的一部分服装倒是有美感的,不过,您仔细研究就会发现一样有趣的事情:经典即时尚。   很多潮流服饰其实都在几十年前的基础上稍微改变而生,比如近期很火的猫跟鞋,其实它原本是给少女们练习穿高跟鞋用的,在上世纪50—60年代,由赫本给带起了猫跟鞋风潮,直至今日又掀起了一股复古热潮,当然,比起以前,猫跟鞋的颜色和款式自然更加丰富了。   所以说,在时尚圈里,时尚未必会成为经典,而经典总是时尚。   当然了,我们不会只把目光局限在娱乐圈之内。“时尚”不仅仅有潮流(fashion)之意,从广泛意义来讲,“时尚”应该是“时下兴尚(的各方面)”。   读过《红楼梦》的人都清楚,贾雨村曾说过:“若论时尚之学,晚生也或可去充数沽名……”清朝的时尚之学是八股文,而现在的时尚之学是国学,其实就是又回到了千年以前兴尚的文学了。   这不就又是一个“经典即时尚”的例子了吗?   究竟是什么促成了“经典即时尚”的形成呢?   从人的心理角度出发,我们可以这样解释:   人是很复杂的一种生物,我们拥有众多能力,其中包括审美能力。也就是说,究竟什么是美的呢?全靠我们自己定义。   所以,一件衣服,一本作品,它本身没有属性,而我们赋予了它们属性,我们认为它是美的,那么它就是美的。   但是,人们又是怎样产生美感的呢?   这个问题太难解答了,不过有句话是这样说的——距离产生美。一纯相信这是人们对生活认真观察后得出的结论。   这种距离可以是空间上的距离,比如大层面上:国内建筑设计喜欢仿照欧美公寓风格;国内兴起韩流服饰的热潮;再比如个人层面:小别胜新婚;妻不如妾,妾不如偷。   这种距离也可以是时间上的距离,比如:时尚圈常常复古热;□□提出要复兴中华文化。   如果说您觉得从人的心理角度分析误差会太大,而无法信服的话,那么请您拿出这么些年的生活经验与储备知识,仔细思考一下,您会发现一个可畏的真相。   我们生存着的这个大系统、这个世界,看似变化莫测,古人也认为“天命靡常”,但实际上是有一股力量在维持着平衡,保证大系统能稳定地持续运行的。人们常说的“祸兮福所倚,福兮祸所伏”恰恰证明了,这种平衡是动态的平衡,纵观整个中国历史,有起有伏,但却确实保证了平衡,所以人们才说“历史总在不断重演”。   历史真的极其相似,《孟子·离娄章句下》就说到——   孟子曰:“舜生于诸冯,迁于负夏,卒于鸣条,东夷之人也。文王生于岐周,卒于毕郢,西夷之人也。地之相去也,千有余里;世之相后也,夭有余岁。得志行乎中国,若合符节。先圣后圣,其揆一也。”   大舜和文王这两个相距千年的贤君,人生经历却如此相似。就像某种力量知道,盛极必衰,但又不能过久地衰败下去,于是在合适的时间又孕育出一个能使衰转盛的人物。   人类很复杂,一纯不敢妄言,只是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考。   我们认为人类是从古猿逐步进化过来的,每个个体都不一样,但很多事情已经超出现在科学的认知范围了,面对舜和文王这种相似的例子,不知道我们可不可以认为:大系统以外的力量默许了某些人得以挽救局势的因素,同理也赋予了某些人败坏局势的因素,通过这些人的交替作为来达到平衡呢?   我们生存的世界(广义)还有很多未解之谜,不管是否有一种力量在维持平衡,也不论有没有磁场在影响着每一个生物,一纯确定的是:这个世界有一条不变的运行准则——中庸!   中庸,是《论语》中出现的名词,它指的是不偏不倚、中正平和的大道,并非是现代人曲解的不作为、平庸、左右摇摆。   大到全世界(狭义)历史层面,中国历史上艺术文化蓬勃发展的时期,西方正处于黑暗的中世纪,西方终于迎来了文化复兴,而中国却闭关锁国。   这是不是一种动态平衡?   往下一点,到华夏历史层面,历史曲线是起伏明显的,先秦渐渐起步,至汉唐犹为兴盛,从宋到清一路往下走,至现代又稍稍向上。   这是不是一种动态平衡?   到一个朝代的层面,以唐朝为例子,太宗的贞观之治和高宗的永徽之治处于上升期,之后武则天以周代唐,至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到达顶点,由盛转衰,安史之乱藩镇割据、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,中后期又有元和中兴、会昌中兴、大中之治稍稍向上,最终朱温篡唐,唐朝气数已尽,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。   这是不是一种动态平衡?   缩小到个人层面,以唐玄宗为例子,早年间,他勤于政事,从各方面采取措施,巩固发展了唐朝政权,又任用了姚崇、宋璟等贤相,励精图治,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——开元盛世。但是后期逐渐怠慢朝政,宠信李林甫、杨国忠等,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,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,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。   这是不是一种动态平衡?   一纯再缩小一层,到个人的学识储备层面,孟子曰:“博学而详说之,将以反说约也。”青年时广泛学习,解释问题的时候很详细,大量积累以后,化繁为简,直接点出重点,大道至简。   这是不是一种动态平衡?   我们从大观到细节全部分析了一遍,您已经发现了,无论哪个层面,宏观全阶段,您都能绘成一条曲线,高处与低处一抵消,那就是一条直线了,不偏不倚,中正平和!   这个世界就是靠着平衡来维持的,所以中庸之道恰恰正是这个世界的原则,一条永恒不变的原则。   至此一纯实在对孔夫子敬佩得五体投地,他是两千五百年前的人啊,居然靠一己之力悟到了世界的定律,对此还特别透彻:“中庸之为德也,其至矣乎,民鲜能久矣!”中庸是最高境界的德,只可惜长期以来鲜少有人能做到了!   自古以来,人们就在不断地探寻这个世界,虽然此刻的我还有很多看不到的方面,但我十分开心,我应该是完全理解了中庸之道,或许也真的站在孔子的肩膀上窥见了世界的定律。   作者有话要说:   谨以此文纪念一次有意义的思考   2017.06.12 第42章 后记   至此,《小屁孩问道孔夫子》要修改进度成“完结”了,感谢看过本文的所有看官,特别感谢读者“。”与“131415”的支持!   其实,我在写《小屁孩问道孔夫子》这个栏目之初,已经读完了第一次《论语》,想着写点心得感悟。原本预计会把全书写完,但是不知何时起,我的心得竟趋于传道了,我很是心惊!万幸的是,近日结识到一位良师,他点醒了我,也给了我很多学习上的指导。   老师告诫我:“你还处于吸取知识的阶段,而不是输出的阶段。”他建议我停止《小屁孩问道孔夫子》的写作。   我自己也很认同,在写作的过程中总感觉有很多地方不到位,无论是立意、理解还是写作本身都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,在这里也请看官见谅!   老师点明这和自定境界以及语言体系有直接关系,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,我将开始重新构建语言体系,进行系统的学习。   是以,《小屁孩问道孔夫子》虽然不成熟,但想着以后回过头来看看——原来自己十五岁时的文笔是这样的,应该也挺有趣的,因此我就不锁了,您要是读了也请一笑而过,多多包涵,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!   作者有话要说:   完结   小说下载尽在http://www.bookben.cn - 手机访问 m.bookben.cn - ★★书本网论坛★★.   附:【本作品来自互联网,本人不做任何负责】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!